一起上看小说 >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 第 44 章 宠爱

第 44 章 宠爱


秦国大军进攻楚国北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齐国。

  齐王建翘首以盼多年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激动地叫来舅舅后胜,分享这一好消息。

  后胜立刻嗅到了利益,建议道:

  “秦王果然一言九鼎,承诺了要打楚国就立刻发兵攻打了。看来来之前没有动兵,确实是粮[cao]不济的缘故。”

  齐王建也想到了这一茬:

  “那舅父,你说之后要是秦国粮[cao]还是不够,会不会干脆就退兵不打了?”

  那可不行啊,他还没让楚王也遭受一番他祖父和父亲的境遇,怎么能前功尽弃呢?

  不成不成,再给秦国送点粮[cao]吧。

  后胜当即把这个活包揽在自己身上,得到准话之后,就高高兴兴地去中饱私囊了。

  给秦国送粮那肯定是要送的,但是趁机替自家捞点好处也不过分呀。

  这也不能怪他太贪财,主要是他心里不忿。

  当年齐愍王死后,太子田法章改名换姓逃到莒地太史敫家里当家奴。期间和太史敫之女生出了感情,田法章复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迎娶这位女子。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君王后。

  君王后十分贤德,在世时约束齐国上下,与六国都[jiao]往诚信、以和为贵。在她的治下,齐国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儿L子齐王建也受她影响不爱兴兵。

  此后齐国一直到灭国,齐地都未经战乱,富庶安平。

  但是如此受人称赞的君王后却被其父斥责不配为人儿L女,只因她“越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自与人[jiao]往”,认为她这是玷污了祖宗名声。

  说实在的,六国上下对此都十分不能理解。

  女儿L当了王后,还当得这么好,不夸就算了,还因为这种小问题在那里挑三拣四,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最后大家讨论了一番,觉得可能太史敫是个坚定的儒学支持者,学儒学傻了。

  由此可见,儒学之风在齐鲁有多盛行。

  不过父亲的不理解也不影响君王后,她是个孝顺的好女儿L,对待父亲依然十分敬重礼遇。

  君王后已于十几l年前离世,她父亲离世还要更早一些。如今家中当家做主的不再是太史敫,而成了齐王建的舅父后胜。

  后胜和他爹可不一样。

  他爹不慕荣华富贵,他慕啊。很难说这里头有没有父亲过于固执造成的逆反心理。

  本来家族可以早早地就依靠君王后获取好处,都是他爹从中作梗。女儿L特意送来的好东西,自己不要就算了,还要丢出去。

  后胜:就是一个大写的心痛!

  现在姐姐已经去世,父亲也管不了他了。外甥如此好骗,那还等什么?

  之前错失的好东西,他要一一拿回来。那本来就是姐姐赏赐给家里的,他现在重新拿走根本不算个事。

  虽然这次齐王建只说要给秦国粮食,但粮食后胜也不

  嫌弃。偷偷抠一点下来,可以高价卖给那些逃来齐国的韩赵贵族,这样不就能换成金银财帛了?

  后胜卖粮的事情当然是瞒不住的,毕竟他又不能亲自去卖,得通过一点渠道。

  秦国在齐地建立的商圈最为发达,和达官显贵家里基本都有合作。后胜是其中最大的一条鱼,一举一动更是明显。

  所以很快的,后胜倒卖粮食的消息就通过巴清的商队传到了郦食其耳中。

  后胜突然卖粮,这个举动十分奇怪。他哪里来的粮食?又为什么要倒卖?

  郦食其在齐国待了这么久,很多事情早就摸透了。靠着太子扶苏支援的钱财也砸出了不少人脉,迅速从后胜的心腹那里打听到了前因后果。

  对方表示,相邦让自己再替齐王给秦国送一批粮[cao]过去。

  郦食其:好哇,你后胜竟然敢动大秦的粮[cao]!

  你不仁我不义,那就别怪我搞事情了。

  郦食其立刻避开后胜,去求见了齐王建。齐王建一听秦国贵使入宫了,赶紧让人过来,亲亲热热地拉着说了好半天的话。

  话里话外都是期待楚国被灭的那一天,有机会他一定要亲自去看看楚王是怎么当个丧家之犬的。

  郦食其不太懂。

  搞死他祖父的楚顷襄王早就没了,回头倒霉的是他孙子。他孙子又没得罪过齐王,仇恨有这么大的吗?又不是看到楚顷襄王本人成为丧家之犬。

  齐王建表示:当然有!祖债孙偿!

  郦食其:好吧,看得出来你爹小时候没少念叨灭国之仇了。

  想想也能理解,堂堂太子都被[bi]迫得跑去臣子家里卖身为奴。要不是有君王后接济,还不一定能活到复国的那一天。

  所以齐王建他爹一定很介意这件事,而和夫君感情极深、又见证过夫君落魄的君王后,同样也会感同身受。在这样的一对父母影响下,也难怪齐王建耿耿于怀了。

  郦食其知道该怎么挑拨齐王建和后胜的感情了,终于给他找到了取代后胜的机会。

  于是郦食其便故作为难地说起了军粮一事。

  他也没直接告状,只说后胜最近在卖粮,找到了和他相[shu]的商人帮忙。商人担心这么大一笔粮[cao],随意贩卖会给自己惹上麻烦,所以着急忙慌地跑来求助郦食其。

  “王上也知道,粮乃国本。若是少许的一点粮食,卖也就卖了。可那数量,着实是有些多了。”

  郦食其压低了声音。

  他没有明说自己怀疑后胜偷偷挪用国库里的存粮,而是暗示齐王建里面有问题。

  齐王建的脸[se][yin]晴不定。

  他当然知道后胜不是偷拿了齐国的屯粮,而是偷拿了要送给秦国的粮食。

  但不管是挪用前者还是挪用后者,这个行为都是在玩火。

  偷拿国库也就算了,反正齐国也不打仗,不会有需要军粮、结果发现粮食不翼而飞的那天。否则齐王建也不敢屡次三番地悄悄支援秦国,不就是仗着齐国不打仗、

  别人不会知道国库存粮被送人了吗?

  可偷拿给秦国的粮食,情况就不同了。他才和舅舅强调过攻楚大业不能受影响,舅舅转头就给他扯后腿,是不是不想帮他复仇啊?

  想到被挪用的是秦国的粮食,而过来通风报信的又是不知真相的秦国使者。齐王建觉得有些尴尬,像是被丢东西的失主找上门来了一般。

  齐王深吸一[kou]气,问道:

  “相邦他到底拿了多少粮食?”

  郦食其犹豫地说了一个数字,比后胜挪用的数量还翻了几l倍。

  反正粮食已经送走了,谁也不知道到底少了多少。秦国说他们只收到了这么一点,难道你还有证据证明他们说谎了不成?

  送粮是私底下的[jiao]易,可没办法对簿公堂。

  齐王建对粮食根本没有了解,他也分不清这个数量是否夸张了。他烦躁地皱了皱眉,最后只能许诺把这部分补上。

  舅舅毕竟和他关系要好,他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和舅舅闹翻。

  被挪走的粮食也就挪了,一次两次的,他给补上就是。只要以后舅舅别再做这样的事情,他们还是感情很好的一对舅甥。

  郦食其见好就收。

  他和齐王的关系还没亲密到那个地步,就算齐王建想质问后胜,他也是会揽下的。否则疏不间亲,被后胜知道是他在背后搞小动作,立刻就会针对他。

  郦食其打算徐徐图之,背地里挑拨二人关系。等两人之间的嫌隙深到一定的地步,那时才是他取而代之的机会,而不是现在就撕破脸。

  他也不担心自己会失败。

  毕竟郦食其虽然是秦国来使,可也没人规定他就只会帮秦国做事。论国籍他还是魏国人呢,也不妨碍他现在为秦国效力。

  只要让齐王建相信他郦食其哪怕帮秦国干活,心里也是向着齐王的。时间长了,再让齐王建看见他屡次在秦国那边替齐王争取好处,自然就会将他当成自己人。

  郦食其缓步走出齐王宫。

  秦国出兵太迅速了,恐怕要不了几l年就会打到齐国来。他得加快速度,否则需要用到他的时候,他的话语权不够,岂不是白来一场?

  但是要离间两个人,光靠郦食其一个别国来的外臣还是太慢了。回府之后,他左思右想,决定使用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美人计。

  有那么多次的验证,事实证明后宫的枕头风在离间方面简直屡试不爽。

  不过这个时候再去物[se]个美女送给齐王不一定来得及,不如直接拉拢现有的宠妃。而且齐王建一个人到中年的糟老头子,送美女给他简直是[lang]费。

  郦食其正思索怎么买通齐王宠妃,忽然看见一名神[se]沉稳的少女跟随管家走过庭院,向后宅而去。

  郦食其叫住了二人:

  “这是新来的婢女?”

  其实郦府内的仆从都不是真的仆从,而是秦国担心他远在齐地会有危险,特意让巴清商队安排的人手。

  他们都是为了辅助

  郦食其[jing]挑细选出来的人才。有的负责保护郦食其,有的负责打探消息,人员组成十分完备。

  突然来了个生面孔,郦食其难免好奇。

  管家停下脚步,示意少女上前见过郦先生。

  他介绍道:

  “先生有所不知,这名女子是巴清夫人在魏地招揽的人才。”

  郦食其来了兴致:

  “魏地?倒与我是同乡。”

  他看女子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还有些稚嫩。但眉宇间却能瞧出不凡来,当是个家境殷实的贵族之后。

  少女不卑不亢地行礼:

  “小女吕氏名雉,字娥姁,魏国单父人士。得清夫人看重,不胜荣幸。”

  管家补充道:

  “娥姁家中招惹了单父的豪强,吕公便有意举家搬迁,逃避仇家追杀。路中偶遇巴清夫人的商队,为夫人所救,便干脆一并来了齐国。”

  原先吕公是想带家人去沛县的,可他们在沛县其实也无亲无故。如今碰见个愿意帮助他们寻一处安全地方定居的贵人,当即欣然应允。

  这些商队总比他们更清楚哪里更安全,而且这么庞大的商队,背后势力不小。吕公想着有商队帮忙,以后也都不用担心仇家了。

  没想到这一路同行还有意外之喜,家中二女儿L吕雉竟然得了商队首领的青眼。清夫人有意培养吕雉成为自己在齐地的接班人,统筹整个齐地商业。

  正好郦食其家中仆从组成完备,适合少女过来学习。也不拘只学商道手段,别的可以一并学一学,这么聪明的孩子,多学点准没错。

  郦食其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他府中更多的还是和政治有关的人才,让吕家女来他这里进学……真的是为了给商业版图培养个地区负责人吗?

  他怎么看着,更像是给大秦培养女官啊?

  郦食其眯了眯眼,什么都没说。

  既然人都来了,当然得好好教。而且他这里正好可以给吕雉安排实践[cao]作,就从拉拢齐王宠妃开始吧。

  郦食其便询问吕雉,可愿意暂时认他做义兄。

  “正好你我皆为魏人,只需对外说你家中招惹了仇人,于是特意来齐国投奔我。”

  如此一来,吕雉就顺理成章成为了郦食其的义妹。他再表现得对吕雉这个妹妹十分看重,齐王自然乐意拉拢吕雉。

  他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当然不能[tian]着脸说要和郦食其结亲,那就不是拉拢,而是结仇了。

  所以比起纳了郦食其的妹妹为妃,更好的选择是让自己看重的宠妃去[jiao]好吕雉。如此一来,吕雉也能借着宠妃叩开齐国贵女这个阶层的门,进入其中大展拳脚。

  郦食其提点吕雉:

  “不能小看那些贵族女子,很多家族和朝堂的隐秘消息,从家中女眷那里会更容易打探到。”

  不可否认的是,男权社会已经开始针对女子进行打压了,而且打压了很久。先秦只是相对后世来说算好,不代表它们就

  一点都没约束女子。

  这就导致了很多贵族女[xing]对政治的敏感度都不高(),

  ?[((),

  不会特意瞒着不往外说。

  更何况,[jiao]好了这些女[xing],也能通过影响他们从而影响他们的父兄儿L女。

  吕雉若真能在齐国贵女圈中混得如鱼得水,对秦国大有裨益。

  吕雉双眼明亮有神,语气掷地有声:

  “义兄放心便是,我一定可以的!”

  见识过巴清的智慧之后,吕雉心中已经点燃了一簇小火苗。她想成为和巴清一样厉害的人,但她又觉得巴清这样,不是她最想要的。

  巴清并不是只有经商的智慧,但她除了经商别无选择。甚至就连经商,也困难重重,因为商业受到了抑制。

  听完巴清讲述自己的经历之后,吕雉觉得她并不想复刻巴清的道路。她想要爬得更高,想自己掌握命运。

  父亲因为得罪了豪强,[bi]迫得全家逃亡。这样的事情,她不愿意再经历了。

  如果她手中能有权柄……

  由于身份从郦食其府中的婢女变成了郦食其的义妹,管家重新给吕雉安排了一处住所。连带着吕家其他人也被另行安置,避免露馅。

  吕雉来到新的房间之后,发现这里还有一处书房。房中放置了大量的纸质书籍,是她没见过的东西,一看就很昂贵。

  吕雉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吕氏[chun]秋》,翻了两页,珍惜地又放了回去。

  她出门找到被安排来侍奉自己的女仆:

  “屋子里的那些书册是?”

  女仆恭恭敬敬地答道:

  “那是郦先生特意安排。”

  果然如此。

  吕雉心里有数了,回屋之后开始废寝忘食地阅读那些书籍。政治、军事、经济、民生,应有尽有。

  有些东西她一读就通,有些她却不太能吃透。不过她也不强求,人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她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再深入学习即可。

  另一边,巴清的信件和齐王的赔礼一并送达了咸阳。

  巴清在信中说,她已经按照太子的吩咐及时截住了举家搬迁的吕氏。如今人已经送到了齐都临淄,托付给了郦食其。

  扶苏对郦食其很放心,满意地将信件搁在一边,又去看齐王送的赔礼。

  齐王丝毫不知道秦国虚报了损失的粮[cao]数量。

  他甚至还因为担忧秦国发现他们齐国送去的粮[cao]不足,会误以为齐国对秦国阳奉[yin]违。于是特意补了一份厚礼,作为赔罪。

  扶苏翻阅礼单,发现都是些齐地特产的珠宝美物。其中有一盒水晶珠,据护送而来的使者说极为[jing]美。

  “哦?拿来给我看看。”

  扶苏亲自将礼物过目了一遍,挑出了几l份珠玉宝石,都是秦国这边稀少的。

  父亲一定喜欢。

  上辈子就是这样,父亲的常服上都要缀宝珠美玉,看着华美异常。今生倒是俭朴了许多,

  ()  或者说低调了许多,毕竟衣服上用的金银丝线也不少。

  但扶苏还是以自己的审美觉得,光用金银丝线还不够好看。大秦君主何须如此低调,又不是没资格用好东西。

  上一世父亲那么喜欢珠宝美玉,没道理这辈子就不喜欢了。定然是压抑了本心,他作为亲儿L子,自然得帮父亲解决这点小麻烦。

  父亲想要的玄宸宫他是没办法一[kou]气修好了,这点小事不能再耽搁。

  于是扶苏直接将这批珠玉送去了制衣处,吩咐他们给王上新做一批服饰,务必不能被六国君王给比下去。

  对了,他想起来燕国辖下辽东沿海处有一地似乎盛产珍珠,品质极佳。等把燕国打下来,定要将那里的珍珠专贡给父亲使用。

  扶苏当即开始盘算起各国都有什么好多东西。

  几l[ri]后,秦王政看着华丽丽的簇新朝服,陷入了沉默。

  秦王政问道:

  “这又是太子弄出来的?”

  侍者答:

  “听闻是太子特意挑选的珠宝。”

  儿L子亲自选的,一片孝心,不好辜负。秦王政于是面不改[se]地换上了新衣服,对着铜镜照了照,觉得十分好看。

  出门时便吩咐道:

  “叫人也给太子做几l身。”

  太子自然是有的,虽然太子只让制衣处给王上做了,但制衣处很懂眼[se],从一开始做的就是父子装。

  因而这一天早朝,群臣们就牙疼地看着王上和太子穿着如此华丽的朝服进来,恍惚间以为自己还没睡醒。

  太子便罢了,王上怎么也……?

  众人连忙低头,以免被珠玉闪到眼睛。齐国送来的水晶珠是真的漂亮,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一看就很贵。

  看着王上泰然自若的神情,到底也没人敢站出来唱反调,说什么如此过于奢靡。

  大家默契地接受了这件事,往好处想,王上这样看着不是多了点人气吗?总比之前全身上下都严肃冷漠要强。

  下朝之后众人私下议论,都觉得应该是受了太子影响。

  证据就是这些[ri]子他们回回去章台宫,都会发现宫殿比以前更华丽了一些。有人还有幸去过太子宫,那里更夸张,简直比六国宫殿加起来还豪华。

  少府令是懂解读的。

  秦王政说太子的宫殿不能比六国的差,于是少府令给添油加醋成了要比六国加起来更好。

  还别说,确实很好看,很像是天子该住的好地方。但王上,大秦还没一统天下呢,是不是应该收敛一点?

  可惜让秦王收敛是不可能的,秦国又不是还在韬光养晦的阶段,没必要委屈自己。

  是以扶苏只是笑吟吟地表示:

  “秦国开始重奢靡享受了,不正好能叫六国轻视吗?”

  楚国就很吃这套啊,楚王又送了好多东西过来,话里话外都是支持扶苏再奢靡一些。

  别管秦国这是飘了、把自己当天子了,还是单纯的

  兴起了好享受的风气,对楚国来说都是好事。

  一个骄傲自满的敌人,远比一个沉稳内敛的敌人要好对付嘛。

  扶苏觉得这笔买卖很赚,一举三得。

  既让自己享受到了,又迷惑了敌人,还能从敌人手里捞好处,何乐而不为?

  秦国群臣: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章台宫——算了!

  习惯了没有多余装饰、大气庄严的章台宫,他们一时半会儿L习惯不了现在的华丽风格。无妨,多看看迟早可以习惯的。

  按照这个架势,等以后玄宸宫建造完毕只会更华美,他们要提前适应。

  老臣痛心疾首地叹气:

  “王上也太宠殿下了,简直没有底线。”

  他儿L子无所谓地回了一句:

  “但是太子他会赚钱啊。”

  这两年太子给国库添了多少进项?又给秦国上下谋了多少福利?

  人家有本事赚的,自己花就花了,关他们这些外人什么事?要不是有太子谋划,楚国和齐国能反反复复送来那么多好东西?

  儿L子又劝道:

  “反正用的都是从六国搜刮来的宝物,不要钱的东西,用了不心疼。”

  老臣:也、也是哦!

  儿L子安抚好老爹之后,出门就去继续办事了。他在扶苏的授意下,一直在对外散播“王上十分宠爱太子”的言论。

  他觉得自己非常理解太子。

  太子必然不是真的那么奢靡,他都是为了大秦。所以他故意做出这副假象迷惑六国,又以舆论误导六国的探子,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接触到的越多,他越懂太子的良苦用心。对方是在牺牲自己的形象,替大秦谋利。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他散播的留言。倘若六国相信了秦王连这么奢靡的太子都能纵容,一定会做出错误判断,以为贿赂太子就能高枕无忧。

  关键时候不去花钱买通朝中蛀虫,反而去拉拢太子,就像现在的齐楚一般,简直太有意思了。

  扶苏听着这人絮絮叨叨地表示以后一定找机会替殿下正名,殿下绝不是这样爱享受的人,只能回以一个微笑。

  不,他让人散播那番言论,就是单纯地炫耀受宠和巩固地位而已。

  谁让最近因为弟弟妹妹们被他和父亲“委以重任”,朝中又冒出来了一些不安分想博个从龙之功的傻子呢?!


  (https://www.173kxsww.com/2329_2329080/11111098.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