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赌石小子 > 第982章 皇家贵胄

第982章 皇家贵胄


听了老人的话,楚天翔就把自己想的办法说了出来,最后,他解释道:

“一般人在研究翡翠翡翠原石的石头,有时候也敲一敲,借以判断翡翠种的好坏,基于的就是这一点,内部结构的变化。”

“如果敲在一块整体的瓷片上,声音应该清脆,如果敲在接口处,应当发闷,但这就是我的猜测,真要做,还得用仪器,估计耳朵听不准...”

“等等,你叫楚天翔?那个‘呕血贴’是你写的?”白胡子老头猛然问道。

楚天翔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位老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姓什么,自己的事情他知道得怎么这么详细。

楚天翔说:“当时气不过,随手涂鸦,让您见笑了。”

“哈哈,我这十年不问世事,怎么出来你这个天才!”白胡子老头大声感叹道:

“盛世来临了,盛世来了。”

老人感叹完,紧紧盯着楚天翔看,看得楚天翔心中直发毛,这位老先生什么毛病啊。

“小子,你听说过金逸吗?”白胡子老头促狭一笑。

“您是金逸先生?!”

楚天翔连忙站起来,躬身鞠躬施礼。

金逸,爱新觉罗氏,康熙十世孙,书法协会副主席,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京城师范大学研究员,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当代活着的‘柳公权’。

柳公权,唐朝人,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柳公权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当代书法大家金逸老先生一手‘柳体’,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深得‘柳体’精髓。

难得的是此位老人性格开朗,与世无争,名声在外却并不显赫,江湖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留下的墨宝少之又少。

要说现在的书法大家,基本都出自清朝皇族,金逸的一个本家启明老先生也是豁达大度,与金逸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名气,但启明老先生面子矮,求字者络绎不绝,他从来不知拒绝,而潘家园市场仿启明老先生的书法作品多如牛毛。

可惜的是,前几年,启明老先生过世了。

金逸老先生望着楚天翔说道:“知道我名字的人不多,你习练书法已经有大成气象,可喜可贺。”

“先生谬赞了,小子还在努力。”

面对当代最著名的书法大家,楚天翔是一点也牛不上来。

“唉,你说对了,那个大罐是假的,我做的。”金逸叹了口气,神情有点落寞。

“您做的?您还懂这些?”楚天翔惊叫道。

“小子,你坐好,我慢慢告诉你...”

金逸让楚天翔坐在他的身边,他低落地说道:

“这本来是个玩笑,可惜人已仙逝,我不过是完成一桩夙愿罢了。”

楚天翔瞪大眼盯着老先生看,似乎这里还有故事:

“我有一个族兄,他的名气比我大多了,你应该知道...”

“启明老先生。”楚天翔脱口而出。

“对,就是他,早年我们俩在一起工作,十年前,我们坐在一起聊天,他自负说自己对古董研究比书法还厉害,我说他吹牛,我们两个人就争论起来。”

“我当时也是气盛,说我要做出来一个赝品让他鉴定不出来,他不服,我们就打了一个赌,谁输了就去东来顺请对方吃涮羊肉。”

“唉,谁知这么一个玩笑话,竟花了我十年光阴。”

老人眼中闪着泪花,楚天翔赶紧掏出纸巾,递给金逸老先生。

“我家境比较好,自幼在钱窝子里长大,说实话,对于古董,见得多了水平就上去了,仿古做旧这门手艺我也懂点,要不我也不能跟启明打赌。”

金逸老先生目光呆滞,只顾自言自语:

“谁知道做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出来的东西连工艺品都算不上,为此,我一发狠,带着两个年轻的家人就去了豫南,花钱请了不少师父。”

“好在我还有钱,事情挺顺利,做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像真的,但距离我的要求还是差很远,这时出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主意。”

金逸老先生擦了擦眼睛,说道:

“启明过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也是懵了,不知道自己怎么办才好,一个小小的赌约我都没完成,放弃不做了,有点对不起故人,真要往下做,这东西很依赖科技手段的进步,有些问题我们真解决不了。”

“后来连家人都劝我放弃,说我的字很值钱,回家没事写两笔,也算给后辈留点念想儿。”

“哼哼,我果毅亲王的后代子孙,什么时候靠卖字生活了?小子,你不知道,在有清一代,我们这一枝从开始到清朝没了,都是皇家贵胄,到了光绪年间,我的叔叔还是大清朝的辅国公,超一品。”

“唉,我是真不甘心啊,架不住家里人三番五次的劝,我回到京城,可没回来几天,我就又跑到豫南了,我就不信我做不出来一件跟真品一摸一样的东西,现在都新社会了,科技还发达,我们还干不过古代那些工匠?。”

“小子,你还别说,幸亏这次我带了两个大学生,他们脑子活,会电脑,接触新事物快,当时我就说了,我一定要做出一件让那些所有的鉴定大家‘打眼’的作品来,否则,我对不起启明老兄。”

金逸老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苦是没少吃,窑也不知道烧了多少次,钱如流水一样花了出去,光是购买元代和明代碎瓷片,就花了我将近一千万,一旦一窑烧坏,或者仿古色做过了,全部都得从头来,其中的艰辛就别提了,现在流行那句话怎么说了:全是眼泪啊!”

“‘补货’这门手艺,我现在敢说全国我排第一,呵呵。”


  (https://www.173kxsww.com/84_84921/1102665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