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第49章各自的成功

第49章各自的成功


周晚上五点开始,  大学附近的小街道迎来了一周最热闹的时候。

        学习了一周的大学生们呼朋引伴走出校门,在别的学校念书的朋友也来了,一群群笑呵呵走在街上。

        黑叔鸭饭改头换面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有些女生昨晚看到室友买的衣服,今天白天已经来打听过一次了,拿上钱包跟小伙伴来了,一看店门口这活招牌,  “哇,好靓啊!”

        宋诗远穿了件红色挂脖吊带背心,牛仔短裤下面是大长腿,双黑色粗方根皮凉鞋一穿身高立刻又拔高几分,  腰上系一条黄铜大方扣的黑色皮带,显得腰更细了,  还给这身妩媚的装扮注入了一点英气,  她把长发卷成大卷,  蓬松散在肩头,  一副墨镜当发箍卡在头顶,  涂着红唇,  背后是轻轻闪烁的小灯泡组成的“姐妹”招牌又给她额外加了一层光,  整条街道这一刻都变成了展示她美丽的背景。

        她这套港风到极点的装扮大受欢迎,  许多女生走到店面前直接说,  “阿姐,  我要你身上穿这一套!”

        宋诗远微笑,“好呀靓女!你穿什么码?进来试试吧,我们今天还有促销活动,消费满五十元送精美小礼物!”

        客人里也有不少昨天吃了芋圆又来的,“今天有翡翠芋圆么?”

        宋秋凤立刻招呼她们,  “有!今天还多了两个新品,珊瑚和白玉!也是两串一元,尝尝吧?”

        昨天买过衣服的也来了不少,有人嗔怪,“今天这几身衣服更好看!啧,昨天买早了。”

        余自新笑着说,“靓女们,衣服再好看也要看情形穿,跟朋友出去玩,要拍照的话今天的衣服更上镜,平时上课去图书馆,昨天的更合适,是不是?你穿今天这身衣服去图书馆,哪还有人能认真看书?都顾着看你们了!”

        连解释带恭维,搞得女孩们心里美美的,高高兴兴看起今天的“上镜”衣服。

        这些女孩看着宋诗远身上的挂脖背心和牛仔裤,再看看宋秋凤穿的小飞袖上衣搭配米色长裙子,心动了。哎呀,那件玫瑰衬衫也好好看,像妹妹这样穿在吊带外面,下摆系个结,袖子卷起来,转过身,背心的红飘带垂在背后,真像哪个港剧女主角的样子。

        余自新一看她们的目光,赶紧推销,“这是防晒衫,防晒霜那么贵,又要涂脸又要涂手臂哪里够?走在太阳下就披上这件衫遮阳,早晚冷一点的时候穿上也正好。穿在小飞袖上衣和你昨天买的t恤外面也好看!你试试看。”

        几个回头客觉得这件也好,那件也很有用,还能和昨天买的几件衣服搭配,捏着钱包跺脚,“哎呀!你们家衣服为什么这么好看!”

        “这个月要破产了!”

        她们商量着,五一节快到了,出去玩这么穿,拍出的照片一定好看,而且行李也不用背很多。

        宋诗远趁机推销胶囊衣橱的概念,“这就是胶囊衣橱、一衣多穿最棒的地方啊!你看这件衫——”她拿一件玫瑰衬衫,先当披肩披上,把墨镜戴好摆个姿势,再把衬衫系在腰上,“是不是又多两种样子?一件当三件,简直买到就是赚到。”

        哎呀,可不是嘛,系在短裤外面,就像穿了条短裙,红色背心和玫瑰相称极了。

        女孩们越商量,越想买,唉,先试试吧!

        一试穿,不愿意脱下来了。

        她们坐在店里等朋友试穿时又买了几串芋圆,哇,白玉的比昨天的翡翠和金珠还好吃!是姜汁撞奶味!珊瑚是草莓味。一串串握在手里都好可爱呀!

        “你们家真会起名字,好豪华啊,又是金珠又是白玉的!”

        “图个好彩头嘛!”

        “哈哈那就一样给我一串吧!”

        “你们有没有想过把芋圆穿成手镯卖呀?”

        “以后有机会做!”

        一会儿又有人来问:“我是昨天定了牛仔短裤的,26码的!”

        “靓女你脚上这种大方跟的凉鞋怎么卖?”

        “皮带有没有?”

        宋诗远应接不暇,余自新回答,“鞋子我们没进货,你们可以到小商品城看看!皮带有的,真皮的十一条,pu皮的十五一条。进得不多,想买就要早下手了。”

        那女孩犹豫,“真皮的贵好多啊!”

        余自新建议还是买真皮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她拿出两条皮带对比,“真皮的怕是能戴到天荒地老,人造皮的再好也有限,而且真皮的确实更有质感。”

        她正招呼着客人,忽然注意到一个在店堂里试衣的女孩拿了件小飞袖衬衫鬼鬼祟祟要往自己包里塞,连忙大声说,“那位靓女,买五十以上有小赠品,去卖芋圆串串那边领。”她说着,将身子堵在门口,手肘碰一下宋诗远,“你带她去拿赠品。”

        宋诗远和小妹对视了一眼才反应过来遇到贼了。

        周围的女孩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嗷嗷待哺的小鸟似的叽叽喳喳,“昨天的条纹衫你们还会再进么?”“买三件衫加两条裤子能不能领两份赠品啊?”“真皮皮带能再便宜点么?”

        余自新微笑着一个一个回答,目光时不时往店堂里扫一下。

        做小生意就得眼观路耳听方,谁会想到静静的大学女生里也会有小偷小摸的?要不是余自新上辈子摆摊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真就叫得手了。

        偷一件还好,就怕盯住她们了,还有同伙,一件一件往外偷,放进背包一转手,找谁去?又没防盗条码又没监控。

        卖衣服还比卖鞋子要好些,鞋子能动的手脚更多,一双鞋要是少了一只就不能卖了。

        那女孩心理素质真强,被拿住了脸一点不红,拎着两件红色小飞袖交了五十元,还挑了个小笔记本才走。

        这段小插曲让宋诗远一下子警惕起来,专门再提醒大姐一次,“要是有人用五十一百的买串串,你可一定多仔细些。”

        宋秋凤顿时睁大眼睛。

        花市摆摊时他们也收过一张一百的□□,还是到银行才发现的。

        摆了几天摊,钱一经手,大致能感觉出真假,可现在店面光线不足,人又多,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觉得大学生素质高,一大意就难免会出错。

        宋秋凤心想,得赶快再安几盏灯,店堂墙壁卖鸭饭时烟熏火燎的黑黄,也得重新粉刷一下。嗯,周一她和徐山平去跑营业证件,歇业一天,刚好请人刷刷墙。

        这一晚生意又红红火火。

        打烊时一算账,推出新品后芋圆一晚卖了快百块钱。

        徐山平和宋秋凤心里彻底踏实了。

        他俩并不是一无是处。

        黄阿姨和郑姐他们尝过丸子之后也说不错,接下来继续增加产品种类,把店开起来,只要勤劳肯干肯动脑子,就不怕养不活自己。

        宋诗远和余自新生意也很不错,港风衣服比昨天的经典红白蓝更受欢迎,玫瑰衬衫和挂脖背心售罄,早上进的四百条牛仔也只剩下几条28码的。

        数完了钱,四个人终于感到累了。这一天从早上点多开始一直风风火火忙着,就没停下来过。

        大姐打了两个蛋,用午的剩饭炒了一大锅蛋炒饭,再配个西红柿紫菜蛋花汤,研发出的几样丸子也重新热一热,大家围着一张饭桌吃了个夜宵。

        肚子吃饱了,人又精神起来了,开个会吧!

        进过这两天试水,周末的客流量基本有数了,客流高峰有两个,晚上人更多,最忙的时候一小时得招呼快一百位客人。

        新的吃食大姐也研究出了几样,荤的是香菇猪肉丸,鸡肉豆腐白萝卜丸子,素的是胡萝卜豆渣丸子和番薯泥豆干丸子。

        余自新试吃后每一样都挺喜欢,老家每家每户冬天都会做萝卜和豆腐的素丸子,是因为冬天蔬菜少,白萝卜便宜又耐放,跟豆腐做成丸子后一炸,再加在汤里,吸收了肉汤的香味,也能当个荤菜吃,她从前在家吃不上肉,最喜欢的就是萝卜丸子,没想到大姐把配料改了,加上鸡肉的丸子当然更香了,可番薯泥和切碎的豆干做的丸子也不逊色于加了肉的丸子!番薯泥甜软,豆干还有点嚼劲,吃起来口感和五花肉很相似。

        还有胡萝卜豆渣丸子,要是大姐不说放了什么,真猜不出来这丸子是全素的!里面还有点脆脆的口感,再仔细一品,好像是切碎的马蹄。

        宋诗远也很惊讶,“大姐,我今天对真是你刮目相看了。你怎么想到的呢?”

        大姐听了两个妹妹的夸奖,笑得很开心,“昨天不是泡了黄豆么?那也不能再泡成豆芽吧?我就让他磨成豆浆了,浆子挤出来剩的豆渣也不能扔呀,去菜市场的时候我看胡萝卜比大白萝卜还便宜呢,也买了好多,本来是想咱们自己做菜配着吃的,徐大哥说,不然试试也磨碎了,看看能不能用果汁做出橙色的芋圆,我就灵机一动,这两样加在一起,再加淀粉,调好味,跟老家做素丸子一样做了,没想到豆渣和胡萝卜渣做的丸子还更能入味呢!”

        余自新问,“你还做了高汤?是怎么做的?”

        “买肉买鸡的时候买的鸡骨架、鸡脚、猪骨,泡发的香菇,还有胡萝卜,调料我只放了葱姜,盐。”

        宋秋凤越说越自信了,“我想,咱们既然要长久在这做起生意,不如自己再做点酱。黄豆酱、辣椒酱我都会做,还有你们领我去吃的洋快餐那个番茄酱,我觉着我也能做出来。”

        她继续说,“从跟刘阿姨看这房子的时候我就想,店面就这么大,要是客人都坐下来吃,能装多少人啊?一天能做多少生意?怎么才能让客人就跟咱们在花市摆摊那时一样,快进快出呢?昨天卖芋圆串串的时候我看好多人拿着串串走着吃了,哎,这不就对了!”

        她双眼亮晶晶的对余自新笑,“小妹,你这主意真好!卖串串,客人可以拿着走,边走边吃,要是买的多,我就像卖鸭饭鸡饭打包那样,用油纸包一下,或者装塑料泡沫饭盒里,淋上酱料,让他们打包带走!”

        余自新真为大姐骄傲。从圣诞节摆摊到现在,短短几个月,看看她进步了多少?这些主意,不用别人提醒,她也能自己想到了!

        这一刻,她很高兴,可又有点想哭。上辈子的大姐,原本也可以变成这样的!

        不用忍受婆婆的辱骂,不用不停的怀孕、照b超、打胎、生育!

        她深深吸了两口气,才平静下来,“大姐,你真棒。”

        徐山平也有话说,“我想着,咱们这店面也不能一直一边卖衣服,一边卖吃的。既然秋凤想出了这个打包的主意,为什么不把店堂和阳台隔出来一块,专门卖衣服呢?”

        宋诗远也有这个想法,昨天和今晚都有客人一直问钱交给谁。

        人要再多点,难免会忙出错。

        大家又拿出纸笔,画起房子草图,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把阳台和店堂的三分之一隔出来给宋诗远用,只要不下雨,饭桌可以在街上再摆几个,不怎么受影响。

        余自新出主意,“这要是再盖墙就太慢了,明天跟包工头说说,看能不能找几个大小一样的木门,或者用木板隔一面墙。”

        徐山平懊悔,“唉,今天给你们屋子起墙没想到!”

        “没事!这就叫积累经验!”

        四个人越说越兴奋,打算再问问工人们,能不能在阳台左开个洞,安一扇门,这样宋诗远也有单独的门面了。

        这天晚上破旧的老房子里飘着各种气味,砌墙的水泥、石灰味,旧砖块旧木窗特有的潮气,蛋炒饭和蛋花汤的香味,还有几个年轻人梦想和憧憬。

        从前的气味,彻底被抹掉了。


  (https://www.173kxsww.com/649_649166/19864256.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