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第71章调查研究

第71章调查研究


这天晚上花姐喝得半醉。

        孙悟空纵有天大本事,  在唐僧老板手下就施展不开。

        何况现在老板还可能换人。新官上任三把火,难免还要把前任定的策略改一改,火还不知道会烧到谁头上。

        余自新很是感慨。

        花想容这么大个牌子,产品口碑不错,  总公司历史悠久,  也曾财大气粗,  请的模特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当它被时代抛弃的时候,像个小丑。

        同样被时代抛下的,还有二姐正在用的诺基亚手机。

        宋诗远正打电话给大姐。

        宋秋凤和徐山平本来要来海市的,  但他俩买的房子这几天要收房了,  房主当然得去现场验收。大学开学了,生意忙,余自新又是跟金姐花姐这种老江湖一起去的,  还有什么担心的,  于是就没跟来。

        宋诗远电话刚挂掉又响起来。

        是林通求。

        她走去卫生间接电话了。

        余自新拿出笔记本翻看,  她今天蹦出来的那些主意,不知哪一个能成功。

        哦,对了,  她刚想起来,  今天给她营销启发的贝斯塔曼书友会后来也退出了国,  她甚至想不起它是哪一年消失的。

        花想容、贝斯塔曼、诺基亚,还要很多她还没注意到的,但同样在十几年后无声消失的品牌,  它们被淘汰的原因都是什么?

        她得好好想一想,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她靠在床头想,她是不是太着急了?

        能不急么?每个抓到时代脉搏的人都会恨不得立刻干出一番事业吧?

        但是急了就容易出错。

        要稳下来。一步一步,  踏踏实实走,才能走得远,即使遇到强风暴雨,摔倒了,还能爬起来继续走。

        从到g市机场就激荡不停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余自新认认真真把自己目前拥有的技能细数一遍,重生前她能拿得出手的是收纳、家务,做精致食物和药膳,护理长期病患,还有丰富的摆摊经验,重生后,她提高了化妆术和审美水平,并且得到了很高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她已经知道未来十几年的大势,除了这些,她还有什么立刻能用得上的技能?

        还有,接下来她要怎么做,才能和媛媛接上头?

        更重要的是,到了海市,她要真正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了,要怎么继续赚钱?怎么自立门户?海市的买房落户政策是2002年结束的,她还有三四年时间。

        目前她有四万多的积蓄,给大姐帮工的一天一百还有每个月的五百租金;在小体验馆卖化妆品和化妆服务的收入一周一千左右;给金姐的会所打工两个月一共千的工资,加上一万元的提成。

        这笔钱要怎么画,真得好好筹划。

        第二天四个女人和花姐在海市的同事一起拜访海市日化厂。

        日化厂的领导之前还以为是花想容想跟他们合作,对她们很是客气,后来弄清楚是金姐想定一批化妆品,态度立刻冷淡下来,推说还要开会,把她们扔给手下人了。

        日化厂其实接代工订单的,他们领着金姐一行去了展览室,里面放着许多市面上还算知名的护肤品、化妆品,也有不少从没听过的牌子。

        “全是我们代工的,这是报价单。”这位经理听金姐说第一批单子只能定5000套水乳,也找了个理由走了,把她们扔给一个姓刘的女主管。

        刘玉竹三十几岁,一张鹅蛋脸,眉毛淡淡,说话很和气,“其实我们有一个今年新开的牌子,和你设想的草药滋养路线很相似,你要不要试一下?考虑外包?”

        外包就是代工厂直接给你什么就是什么,订货的人完全不能干预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只能提供包装的设计,从生产到装瓶打封全在厂里做好。

        金姐犹豫片刻,决定先订十套这个草药牌子的产品,回去试试再说。

        余自新忽然想起海市日化另一个曾经很有名的产品,“你们现在还做银耳珍珠膏么?”

        刘玉竹说这条线这三四年也渐渐不行了。

        “就像人一样呀,有的牌子老了,顾客就觉得不灵了,不愿意买!我们从前还有个牌子叫‘双妹’的,哎呀,民国的时候有名的呀,好多太太小姐都用的,现在?完了!老奶奶不用了,年轻女孩子听到都觉得老气!”

        “珍珠膏是真的好,我手指割破小口子,涂了两天伤口就收好了,你们看——”她左手食指真有一条淡淡的白印子。

        “可是没有用呀,现在年轻人都喜欢那些个日本来的牌子,里面东西其实差不多的,但是美容液、爽肤水、柔肤水这些名头听起来就更洋气!”

        余自新不解,“那你们为什么不做珍珠的爽肤水呢?”

        刘玉竹摇摇头,“妹妹,人们想到珍珠就是珍珠膏,你卖珍珠爽肤水,哦,珍珠在哪里?怎么变成水了?跟大家讲这是水解珍珠技术,很多人是没法接受的。这是概念问题,除非花大价钱做广告,去推销这个新概念。可你想想,要换包装、换技术,还要打广告,哪一样不要花钱啊?还不如推出个新牌子,省力。”

        而且,国营厂子,还要看领导政绩。搞新产品听起来就更好,让老产品焕发新活力?哈,简直就是在说领导没魄力嘛。

        开会的时候谁敢提出来当即就要受白眼。

        余自新这才知道,原来不止人会人老珠黄,品牌和产品线也会。

        看来,日化厂今年推出这个打着草药概念的牌子后,今年后还要出新的产品线。

        花姐补充道,“彩妆的产品线换的更频繁,有些牌子每年都会推出新线,或者用新模特,给人新鲜感。”

        余自新赶紧把这一条牢牢记在心里。看来,她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刘玉竹还带她们去了代工品的仓库。

        她是好意。

        金姐想要做自己的护肤品牌,是想帮下岗女工多搞些工作岗位,她是很敬佩的,但金姐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里面的水深着呢,不要好心办好事却折本。

        仓库里堆着好多产品,刘玉竹打开纸盒给她们看,面霜,洗面奶,水乳,积压最多的是护发摩丝发蜡膏。

        “东西都是好东西,可这些牌子没一个做得起来的。”

        这些最少都是两万件起的订单。

        很多品牌订第一批货时卖得还行,下第二批订单时,产品还在生产,品牌就倒了,订货的尾款没付清。

        这样的事多了,日化厂接代工单要放七成的定金。

        金姐和宋诗远对视一眼,难怪人家听到她们想订五千件就不想搭理。g市化工厂也是类似的情况,只是拒绝得更果断,连让她们去参观的机会都没给。

        余自新看着货架上堆积的产品,“刘姐,这些产品你们怎么处理啊?”

        “有卖给小批发商的,厂子根本不赚钱,能抹平账面就不错了。还有好些快要过期了就只能扔掉,唉。”她真心跟金姐说,“想做自己的牌子,不容易呢。”

        这里面的门道花姐也讲过一些。知名牌子,尤其是国外的大牌子,进商场是有优惠的,就比如花姐在锦华商厦的柜台,是花想容在g市开的第一个柜台,商厦直接免了前三年的租金。一个新牌子,还是国产牌子要进商场,想有柜台?难哦!商场一楼是最好的位置,护肤品、彩妆柜台数目非常有限,就算愿意付租金,商场也更乐意跟大牌子合作。

        金姐请刘玉竹吃饭,几个女人又谈了很久。

        刘玉竹挺无奈的,“我们国货不是不好,为什么就是打不过洋牌子呢?”

        花姐说到这个就来气,“崇洋媚外呗!”专柜都开到国了,拍广告竟然还想找洋人模特?我们自己没有几个漂亮女明星么?就因为这个,广告一直没做。不知道来继任的总裁会是什么样。

        余自新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觉着,不仅是崇洋媚外。”国外大牌子为什么在香港有店面还不止一家,在g市、海市就少了?因为洋人还拿不准国市场究竟有多大。

        她印象,直到2008年后,各种大牌才陆陆续续来了,有些牌子来得晚了,在华知名度就没有先来的高了,这一点从他们请的代言人的咖位上能看出来。

        “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人民还不够富裕,消费能力还不够高。”大牌不乐意赞助华人明星走红毯也是因为这个。

        “等我们国家强盛起来,有一天,国货牌子也会摆在巴黎东京大商场的柜台里的。”她可不是胡说,会有这一天的。

        宋诗远乐了,“小妹,你这格局够大的!来,我敬你一杯!”

        金姐她们也笑了,一起举杯,“来!”

        “别敬我啊!”余自新笑着举杯,“我们敬未来!”

        第二天,金姐和姐妹俩包了辆出租车去苏城杭城。

        余自新一路上又在感慨,她重生前在海市住了十几年,竟然都没去过周边这两个著名的旅游城市。

        不过,这次也不算是旅游。

        园林什么的肯定没时间去,她们主要是去参观珠厂和丝厂。

        昨天去日化厂参观,金姐问过无纺布面膜的事,但日化厂不搞这个,她想了想,干嘛不搞个蚕丝面膜的噱头呢?

        至于珍珠,现在的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不过,讲真,为什么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还是海水珍珠的光泽彩晕更加明亮美丽。

        几个人珍珠粉倒买了不少,其实海南这几年也大量产珍珠粉,不过金姐觉着出来一趟,得给员工们带回去点手信嘛。

        参观丝厂的时候她又买了很多真丝围巾。

        这时真丝围巾质量是极好的,可惜花色图案的审美没跟上时尚。

        金姐还惋惜,都是大方巾,在海市这两天正好戴,可回到g市怕是要再等多两个月才能戴,也戴不了几天。

        余自新问丝绸厂的人,“你们有没有长条丝巾?像领带那样的。”这种丝巾在g市更能用得上。她和二姐搞小体验馆时就自己做过长条丝巾。十几年后很流行,可以缠在包包手柄上,可以当发带。

        但是丝厂没有。

        丝绸厂的一匹布幅宽是固定的,一幅上印两个丝巾图案,再裁下来卷边。全是固定工序,如果要印余自新说的长条丝巾,首先图案尺寸就不合,剪裁封边的工序也要改。

        长条丝巾都没有,真丝面膜更不可能谈了。

        但是三个人觉得收获还是挺多的,她们想到的没人想到,更没人要做,这就是优势。

        回程路上,金姐让司机开到路边墙上写着“出售丝绵被”的民房,问人家买了两床丝绵被胎。

        在丝厂的时候她就跟余自新宋诗远嘀咕,真丝面膜能有多难啊,丝绵片压平了剪好贴在脸上不就行了?都不用纺成布!这两床被胎她们拿回去再研究怎么做面膜纸!


  (https://www.173kxsww.com/649_649166/19864191.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