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第77章国庆大促销

第77章国庆大促销


余自新立刻跟王姐去见房东。

        上次看房是在晚上,  其实她又在白天来附近看过好几次。

        房子虽然在二楼,但是厨房那边的阳台正对着大学小东门,小东门进去几步路就是全校最大的食堂,  每天进进出出的师生得有上万人次,要是在阳台上挂个招牌,师生不用出校门就能看见。

        只要她跟看大门的人搞好关系,那她的美容院也可以开在这里。

        房东刘素英最后开价五万,比她原来要的少了一万。

        三十四平方的老房子这个价在当时算是公道,毕竟几十年的老房子了,  每一节楼梯台阶间都踩出月牙形的凹坑,  楼道转角处年年冬天堆着蜂窝煤,  黑印子一个挨一个。

        余自新还是忍不住劝她,“阿姨,我姐姐说浦东的房子以后肯定会涨价的,你再加点钱都可以买一套共康新村的新房子了,带电梯的!以后涨价,你就赚了呀。”

        刘素英笑:“我要是有钱买商品房,早就去买钻石公寓啦!共康新村就算会涨,要等多少年啊?我女儿出国留学是明年四月就要用钱。”

        余自新知道没法几句话说动她,  跟她留了联系方式,“阿姨,你女儿能出国留学,  学习一定很好,她不用的旧课本和参考书能卖给我么?”

        “当然行呀!咳,  还卖什么?我收拾好了送给你!你要几年级的书啊?”

        “从初到高的都要!我辍学一年了,初的知识都忘了好多,想重新捡起来自学。”

        刘素英感叹,  “有志者事竟成。”

        王姐说:“我儿子要能有你一半志气我做梦都要笑醒,他还有好多初的旧书,有的习题集只写了前面三页,我也拿给你吧!”

        余自新感谢,“那可太好了!”海市的教材和她原来的不一样,但有什么关系呢,她早记不清学的课程了。

        有王姐做保,房子的事就算说定了。

        余自新请王姐和刘素英帮她打听个可靠律师,做个购房合同。

        刘素英不以为然,“这还用得着请律师?多花一笔钱嘛!”

        余自新趁这机会赶紧给王姐灌输法治观念:“我姐姐说有些钱不能省,花了更安心。万一买卖双方出了什么误会,难免会牵连到保人,请个律师说明情况是对三方都负责,我姐姐再三交待的。”

        刘素英笑,“那行,你请吧,我这边就免了!我信得过王姐,也信得过你。”

        王姐回家跟老公常建刚说了余自新想找律师的事,常建刚摸摸头,“个小囡精明哦。”

        余自新的话给他提了个醒,他们两口子在这一片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几乎谁都认识他们,由于工作性质,他们也常给人帮忙,过去借个钱办个事要不了多少钱,这几年大家荷包里钱也多了,事也比以前麻烦了,还真得留个心。

        去年股市大崩盘的时候多少人跑到无影无踪啊,还有人跳楼呢!

        这些人当初哪一个不是跟亲戚朋友借了钱炒股的,还有偷偷卖了房子的,当初借钱的时候未必就怀着赖账的心,可现在他们还不上钱跳楼跑路了,保人可给坑死了。

        他把想法跟老婆一说,王姐也点头,“对,咱们以后也得多个心眼。”

        常建刚找了位罗律师帮余自新做购房协议。

        这次有人指点,又有王姐两口子的关系,双方交易进行得比在g市那时买房还顺利。

        国庆前两天,余自新和刘素英办好了买卖手续,正式成为海市的小地主了。

        刘素英还跟女儿邱莉莉一起来了一趟,给余自新送了很多书。

        邱莉莉听妈妈讲了余自新的事,对这个小女孩很佩服,比自己还小好几岁呢,就能一个人来海市生活了。她明年都要大学毕业了,几乎没离开过海市,不是和父母在一起就是住宿舍。

        她想跟余自新取取经,以后自己日本留学肯定能用得上。

        余自新也挺佩服邱莉莉。她大学专业是经贸日语,英语也过了级,还学了法语,明年要到早稻田大学上研究生。这么个大学霸,竟然没有一点傲慢,还想到向她请教,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是真明白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了。

        她当然得多问问人家学霸是怎么学习的。

        刘素英是想给女儿鼓鼓劲,人家小姑娘能做到,你也不差。没想到,这两个女孩一说起话,还停不住了。

        邱莉莉被她妈催了几次才告辞,余自新送她们,“阿姨,莉莉,你们别急,时间很充足,只要出国留学前先学会怎么做饭就不怕了!吃得习惯,营养跟得上了,身体就不会差,身体好了,做什么都事半功倍!”

        刘素英心想,小囡这句话没说错,日本也吃大米饭,可是饮食习惯还是和我们不一样呀,日本菜馆好多菜都炸的,老吃那个哪行呀。而且自己学会做饭也能省一笔生活费。

        邱莉莉还跟余自新约好了下周再来,“你自己看书,遇到弄不懂的问题,就一个个写下来,我来了帮你看。”

        接下来这几天,余自新又去化工厂进了两次货。

        最初那个牌子积压的产品都拿完了,她在刘玉竹的参谋下,又拿了另一个牌子的面霜和洗面奶。

        刘玉竹对每个牌子的成本价位,原料成分都了如指掌,这两个牌子质量差不多,包装水平也相差无几。

        小出租屋现在被堆得满满当当,刘家成和刘洋住在这儿,还特意在门上加了道锁,这可是几万块的货啊。

        每次去进货,余自新都和二姐产生强烈共鸣——一定得买个车!哪怕是个小货车、小面包车,也方便太多了!同样大的箱子,护肤品可比衣服沉重太多,只能租车。还好常建刚给她介绍了个开小面包车的司机,不然这出租车费还真让她心疼。

        这年代,奇瑞、比亚迪都不知道在哪儿呢,一辆天津产的夏利裸车就要快十万,再交齐保险税费又要两万——这能买两套小房子了!

        唉,没事,等有闲钱了,先弄个后面带斗的581三轮摩托!这种摩托车已经停产了,但是街上还能看到,运菜运煤球运货,二手的有的不到一万块。

        要买车,就还得考驾照。

        余自新呼口气,不急,饭一口一口吃,事一样一样办。

        拿到钥匙后,余自新没急着搬进去,先让姑父洋洋重新装修,她先在小旅馆再住几天。

        装修要跑建材市场,又去二手市场买了冰箱、电视和一些家具。

        东西都买回来了,姑父和洋洋重新粉刷,再铺地砖,余自新也没闲着,就在一边帮忙,再做做饭。

        买下房子后她跟大姐二姐报信,又跟二姐商量怎么装修,然后自己设计结构,再问姑父洋洋能不能做,反复推敲,各种图画了快一本。

        她想把这间屋子做成“样板间”。

        海市的房子越盖越多,建筑业站在时代风口上了,90年代做包工头的都发大财了,那装修业也抓住了乘着风呢!有人买新房子就有人要装修,姑父和洋洋的手艺是不错的,好不容易学会的本事干嘛不发挥特长?

        有了展示的样板间,再找客户就容易些。

        三个人忙碌着,转眼到了十一假期。

        余自新的国庆大促销要开始了!

        十一这天下午,两个钟点工阿姨摩拳擦掌到了余自新的出租屋,“小余,我们都准备好了!”

        “行,出发!”余自新领着姑父洋洋,推上一辆三轮车,车上放着折叠桌椅暖瓶水壶还有货箱,先到了张阿姨干活的家属院。

        为什么下午才去推销?因为十一五一好多新人结婚,哦,人家来接新娘,你来摆摊?而且接新娘要放鞭炮,闹哄哄,怎么促销?到了下午就好了。

        余自新为什么要找钟点工阿姨帮她做推销?

        她重生前做过十几年钟点工阿姨,深知钟点工工作时间灵活,而且,为了节省交通时间,她们喜欢在同一个家属院里或者临近的地方找几家雇主。

        这个时候,好多小保姆一个月也就五百工资,不过,主家包吃住,钟点工阿姨要自己找住处吃饭,能干的时薪一般在7元上下,市场行价是做两个小时15。

        她们一天能给至少给三家打扫卫生,做饭。只要手脚麻利,人讨雇主喜欢,赚钱能比住家保姆多很多。

        雇主越多的钟点工本事越大,时薪更高,还更难请。

        余自新重生前,海市最低时薪是15元,但信誉好的钟点工时薪十很平常,要是会育儿会护理孕妇和病人,那就更高了。如果是会外语的,时薪一百的也不算高。

        钟点工们平时在两份工作之间挤出一两个小时时间很容易,她们和家属院里的门房、保安其他人家的也都熟,在院子里摆个摊子,几句话一支香烟的事。

        张阿姨就是那天最快卖完货的,大家浩浩荡荡推着三轮车过来,看门大妈一见她领头走着,就把拴着大铁门的铁链打开锁,这时候的很多家属院都是铁栅栏门,门上开个小门进人,推自行车进来还要抱过门,进车才开大门。

        三轮车推进来,洋洋抬下来桌子凳子,录音喇叭打开,这次还唱起来了,“好消息!好消息!原价一百多两百多的护肤品现在一套只卖五十块,五十块!”

        国庆是放假了,可好多爷叔阿姨没哪里逛啊,闲在家里看电视呢,还有在院子里闲聊的,听到动静都聚过来了。

        好多人认识张阿姨,“秀兰,这是你上次推销的那个牌子呀?到底好不好用?”

        张阿姨神气地指指刘家成,“好不好用?你来看看,这个脸一边用过一边没用,好不好用你们自己讲!”

        她又指指自己和几个钟点工阿姨,“我们每个这几天都是只用在一边脸上,大家来看看,猜猜我们哪边脸用了!”这是小余教给她们的,脸上就是活招牌,那还能不好推销?

        哎唷,这可好玩了!

        刘家成这张脸真是对比强烈,他离开工地几天了,一边脸天天润肤露滋腻着,另一边还是每天用矛盾肥皂洗手时顺便洗一把,毛巾擦干,这能一样?

        再看几个阿姨,确实每一个都能明显看得出区别。

        刘洋和余自新趁机介绍,“是从日化厂捡的漏!代工牌子没做起来,用的原料都跟专柜里的不差什么的!”

        刘洋还当了一次模特,张阿姨给他做脸,现场看效果!

        张阿姨骄傲地给围观群众展示,“看看,小男囡给我这么一抹,是不是老帅额?像刘德华呀!”

        有个围观的阿姨笑,“伊这个身胚脸孔原本就看上去瞎帅!是你弄的啊?”

        弄得群众们一起大笑。

        张阿姨一挥手,“来来,赶快拿钞票出来,五十一套。天气马上冷了,正好用上!这趟来晚了真再没有了!”

        刘家成赶快把收据本拿出来,“大家来这边排队!”

        余自新和刘洋站在三轮车两边,队伍能排两个,拿到收据再给货。

        张阿姨又喊:“今天买套装还送洗脸海绵,先到先得!”

        另外几个阿姨帮忙送赠品。

        过了半小时,余自新给张阿姨留了两箱货,推上三轮跟另一个阿姨去她打工的家属院促销。

        第二次搞起来,阿姨们程序都熟了,话术也越来越能精准击潜在顾客的心——原本要多少钱?现在才多少钱?五十块能用一个冬天了!要不是他们牌子倒了你这个价钱买得到?想都不要想!

        ——买一套给老公用呀,便宜又好用,不然又要偷用你的!

        ——买一套给你老婆嘛,老夫老妻怎么了?我老公要给我买我不晓得多开心!你看到你老婆变年轻了不开心啊?五十块还能促进夫妻感情你到哪里找这种好事!

        ——小男囡怎么不能用?冬天不涂点润肤露会起皮的呀,来来,给女朋友也买一套!

        走完两个家属院,刘洋骑着三轮车跑回出租屋补货。

        到了下午,刘家成都学会阿姨们的话术了,那几句沪语讲得特别熟练。


  (https://www.173kxsww.com/649_649166/1986418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