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第133章金1秋

第133章金1秋


回到海市,  余自新抽空去检查视力。

        她确实是近视了。左眼125度,右眼100度。

        所幸度数不高,医生还说只要健康用眼,  好好休息,常滴眼药水保持滋润,  还是有很大机会恢复的。

        但她还是去配了副眼镜。

        她有种直觉,怕是难恢复。

        十月旬又要自考考试,  现在已经月了,满打满算就不到两个月时间,间还要搞选秀、十一促销,还有一个大公司的广告要交工,  不熬夜?不太可能。

        啊,  可恶。

        真的是《重生后我近视了》。

        她戴着眼镜回到工作室,  坐在电脑前面补《鼹鼠的故事》。

        实习生到电脑城卖各种盗版碟的地方找到的影碟,上载好,工作室其他人都看过了,  还写了心得。

        她不赶快补课怎么跟大家讨论?

        余自新先看了看每一集的制作时间,  最早一集是1956年做的。这是秦语小时候看的么?

        她对这个动画第一印象是色彩很和谐,然后,小鼹鼠真可爱。胖屁股,  小短腿,  高兴时跳着拍手,伤心时呜呜哭,  配音应该是小孩子的声音。

        又看了几集,她发现这个动画片虽然没有对话,故事情节也绝称不上复杂,但是内涵却不简单。

        有一集讲的是小鼹鼠巧合搭上顺风车到了人类的高科技住宅,  它看到人只要按一下按钮,美味的食物就会从传送带送到餐桌上,吃饱喝足再按个按钮,就被传送到电视机前。

        在鼹鼠看来,这简直像是魔法!

        可是当能源耗尽,人类很快失去了“魔法”,又变成了猎人,甚至,看起来和动物们没太大区别。

        她暂停动画,把一些想法写在本上,正写着,楚健两脚划地,骑着座椅吱吱溜溜滑到她旁边,轻轻咳嗽一声。

        她看看他,“有事?”

        他歪着脑袋,两片薄唇抿成一线,嘴是没笑,但两眼弯成月牙了,语气幸灾乐祸,“你近视了呀!”

        余自新没好气瞥他一眼,又继续看鼹鼠惊呼着跳到饼干工厂流水线上救小鸡。

        楚健也不走,坐在旁边一起看完了一集,“唉,咱们暂时做不出这种水准的。”

        余自新完全同意,指指片尾那一大串职员名字,“人家团队多少人啊?都什么水平?而且人家工期多久?”

        他摇头,“不只是这个。音乐!”

        哦……对。音乐。又是音乐。

        余自新拍拍脑袋。因为故事里的人物不进行对话,更没有旁白,所以音乐的作用更重要了,让观众代入情绪,表达剧情的转折,小动物们的心情……他们去哪儿找音乐?

        楚健叫她来他的电脑前看他们最近接的一个饮料广告,“我们可以借鉴鼹鼠的故事,画一群小动物喝饮料,再想个小故事,不过,配乐是难题。”

        他已经画了些雏形,小猫小狗小兔子,个个都很可爱,可是看完鼹鼠的故事,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

        还有音乐。

        从她和雯雯制作第一支flash开始,配乐就一直是难题。要只是配音还好,配乐这方面的人才更不好找,换句话说,他们付得起钱的,技术见识配乐水平不够高,够高的,他们付不起钱。

        余自新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叹气,“我再去找找常真导演,找找应用音乐系的学生?咱们自己也多听听音乐?现在版权规定是多少秒不用交版权费来着?可是几段音乐拼在一起效果会打折啊……鼹鼠里每段音乐是多久你注意过没有?”

        她等了半天,楚健一直没回答,她睁开眼,他正盯着她看,眼神直愣愣的,她赶紧坐直了,警惕看着他。

        他赶快移开一点,低下头,抓抓他那一头乱毛,“你、你用的什么染发剂啊?分享一下嘛,我怎么永远染完头发干得像草?”

        余自新失笑,“我哪知道!我是去理发店染的。你下次也去好点的理发店让专业的tony老师给你染吧!有些钱,省不了。”

        她第一次看见楚健还以为遇见国内最早的葬爱家族了呢,后来才想到杀马特风要过几年才刮起来,他这么时髦的么?还是向视觉系乐队鼻祖xjapan学习的?

        再一问,是他自己diy染的,瞎鼓捣,染劈了。

        她真心劝这个不知道珍惜发量的孩子,“我是讲真的,臭臭,你别再自己染了,会秃的。”

        臭臭冷哼,“秃不秃,看基因。”他拨拉自己优秀的后脑勺,嘿嘿笑,“跟近视一样,看基因!”

        这小孩怎么这么欠揍啊!

        这天晚上余自新拖着疲惫的身体到雯雯家蹭吃蹭睡。

        二姑做了几个她爱吃的菜,还煮了一锅味道怪怪的汤让她们喝,说是能改善视力的草药,无毒无害,在小学门口卖得可好了,接孩子的家长都排长龙买。

        “你们俩天天对着电脑,可得多喝点!要是见效,我再买十包!”

        雯雯不以为然,“妈,真要是有效,近视都治好了,怎么还排长龙?”

        二姑微笑,“治好了就不用巩固了?就是不近视,喝了可以预防!快喝快喝!”

        “得,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不跟街头卖大力丸的一样嘛?”雯雯小声嘀咕,还是端起碗干了。

        余自新只好也喝了,品着就是甘草菊花加白糖的味儿。

        二姑看着她们喝,就开心地笑。

        余自新哪忍心告诉她这九成九是交智商税呀,岔开话,“姑,你跟张阿姨的托管心什么进度了?还没找到房子?”

        二姑还是笑着,“不急,慢慢找。好事多磨嘛。我现在事也多,正好跟张阿姨多招几个人准备着。”

        姐妹美容美体会所是景阳大厦开得最早的门店,面积也大,后来开店的老板常有来参观装修的,刘洋凭着这个“样板间”很是接了几项工程。

        刘洋挺感激表妹,他的装修队一直是接民房工程,没有商业住宅的经验,就算手工不错,有谁会请他呢?有了这个样板间就不一样了。

        但他没想到他妈也能跟着受惠。

        等这些店铺装修好了,老板们也跟余自新刘洋都熟了,店还没开就要找清洁工,余自新就介绍二姑负责。

        二姑先是自己接了两份打扫的活儿,很快忙不过来,她又托张阿姨介绍别的阿姨来,一来二去,她们两个干脆也开了个公司:美香劳务介。就专门做景阳大厦这附近的办公楼清洁服务。

        打扫办公室的活儿要是按时薪算比家庭钟点工拿的少,可也省劲多了!而且和做家庭钟点工时间不冲突,办公室晚上七点以后打扫,店铺时间更晚,或者就凌晨五点打扫。

        自从余自新雯雯开了工作室,二姑给她们也雇了一个清洁阿姨,她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去附近办公室店铺检查阿姨们的工作。

        二姑还和张阿姨借了工作室一间房间当办公室,接待来咨询的客户。

        这房间本来是公寓的储藏室,但是安了毛玻璃门,挂上美香的招牌,正对门的墙上挂着营业执照和她俩的大照片,手下十几个阿姨的寸照也放在镜框里,目前服务的都有哪些公司,也把人家的招牌打印一个小的,放在镜框里挂着展示。业务发展得相当不错。

        每天下午小学放学,二姑把孩子送到主家,再回家做饭,饭做好了,她回公司检查清洁工们的工作。

        这一天天过得充实的不得了。

        她和张阿姨越来越感到接送小学生是门有发展潜力的生意,两人一商量,开个托管心吧!

        不过,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人家可是把孩子交给她们,责任大着呢。

        她们看了几个房子,要么太远,要么太大太小,就没有合适的。可惜,王姐的势力范围不在景阳大厦附近,帮不上忙,老姐俩只能继续找。

        余自新回海市一周后,立秋了。

        接着下了几天雨,气温终于降下来了。只可惜凉快了两天又突然热起来。秋老虎来了。

        一冷一热之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00年的秋节到了,各个大学的大一新生也来了。

        第二届寻找新新女孩的选秀活动在所海市高校拉开帷幕。

        这一次,余自新她们准备的可比去年充分多了,海市电视台还主动提出合作,双方开了两次会,李霖托人找了几位校友律师帮忙商谈,最后确定选秀由新新主导,电视台只负责录制,节目终剪权归新新,这才开始合作。

        录制从所高校报名海选时就开始,由田欣、琳殊上届强一人负责一所高校,作为嘉宾主持和该校的学生会成员一起主持。

        第一次海选的素材剪出来之后,余自新看了有点失望。这一届报名的人倒是很多,漂亮女生也不少,但是像田欣、琳殊,甚至是邹玲这样能给人深刻第一印象的选手并不多。

        用香港那边狗仔每年挑剔港姐参选者的话说,就是“没有明星相”。不过,再想想历届港姐,能真正成为明星的又有几人呢?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次选秀节目的影响力和规模相当大,第一期海选剪辑播出后,不仅海市本地有线电视台和二套播出了,一些周边县市台也重播了,至于高校论坛上的各种片段剪辑,帖子,那就更多了。

        转播这部分收入全归海市电视台所有。节目播出前后和插播的广告收入,电视台收七成,新新只拿三成。

        孙娜娜提过,这是不是有点过分?毕竟前期的宣传,组织活动的人和经费,还有最后的奖品全是我们提供的,电视台只是来录制。

        但余自新和李霖认为可以接受。

        如果没有电视台,她们能拿到的广告收入可能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电视台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他们不仅有专业的录制和剪辑人才,还有播放渠道和覆盖面,当然还有人脉,这些全是她们没有的资源。

        如果电视台的人能够抓住新时代选秀的精髓,大可一脚踢开她们自己做,凭什么跟她们分这块蛋糕。

        也正因为清楚新新的创意和想法是选秀成功的核心,电视台才会同意由新新制定规则和赛制,包括一些暗箱操作,也全由她们做主。

        今年的海选重点依然是现场投票和评委选票。

        不过,去年评委基本是凑数的,今年为了争夺评委位置险要打破头。

        几位老艺术家都想当分量最够的评委,最后全靠钱效云斡旋,新新还修改了下赛制,搞了个五人专家评委团,其余评委还是校老师和学生代表各一人,为了平衡专家团对投票的影响,每场比赛还会随机抽选四名学生,作为幸运观众评委。

        现场抽选幸运观众作为评委的新赛制一宣布,各大高校bbs顿时沸腾了。

        评委!

        太棒了!

        去年的选秀虽然现场观众有投票权,但是只能沉默地行使这项权力啊!

        今年被抽了就能上台当评委!还能点评选手!

        观众的参与度再次被提升了。

        初赛时间还没最后确定,已经有黄牛在论坛上发帖卖票。

        这才是选秀的精髓——让每个观众都有参与感,感到自己手握左右选手命运的权力。


  (https://www.173kxsww.com/649_649166/1979580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