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179章 煎熬(1)

第179章 煎熬(1)


  崇祯14年10月中旬

  这段时间,朝廷官员、勋贵、京城有名望的人、富人、穷人都备受煎熬;

  崇祯皇帝更是认为丢尽了脸面;

  历史上,哪里有京城动辄被弹丸之地的外来民族围城的事情?

  能够发生这种事情肯定是皇上的昏庸无能,但他“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怎么昏庸无能呢?

  建虏的步兵在护城河外面,大军靠近永定门,骑兵则围绕着京城的护城河到处走动;

  护城河外所有的大额物资不能进来,包括粮食、布匹、药材等;

  除了少数的送信骑兵之外,绝大多数人出不了城;

  当然,洪承畴的大军也只能城墙下面等待着;

  他还有约5000骑兵,但只要这骑兵一动,建虏的骑兵很快就做出反应。

  很多人知道了周铉被救回来了,刚开始是高兴,但接下来的是破口大骂;

  周铉怎么能够撇下京城、皇上、周家父母亲、妻儿不管,却去山东打建虏?

  周铉怎么能够置京城的百官、百姓不管呢?

  都察院官员明显想死磕周铉,他们提出,周铉为什么能够私自调兵、派兵?

  因为皇上没有圣旨给他,朝廷和兵部也没有书文给他,他为什么能够指挥三个总兵去山东呢?

  这至少是大罪!甚至是死罪!

  可现在明显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乾清宫

  早朝,兵部禀报了昨晚收到的最新军情。

  众官员听后,一脸的灰色;

  原来,中原大地上又发生了一件惨败;

  三边总督傅宗龙率领的秦兵从潼关进入河南,准备同守护开封的保定总督杨文岳合击李自成的部队;

  谁知道,李自成的部队不仅率部击溃了傅宗龙的部队,还活捉了傅宗龙;

  起义军要求傅宗龙去叫开官军守卫的城门,让起义军直接进入城内;

  但傅宗龙却喊道不要开门,这些人是流寇;

  气急败坏的起义军砍下了傅宗龙的头颅,又割下他的耳朵、鼻子;

  傅宗龙就这样残忍地死在城门之下。

  杨文岳救援来不及,退回开封城。

  听到这个坏消息,众官员一阵沉默

  如今的局势,真是让人摇头。

  随后,内阁建议恢复傅宗龙兵部尚书职,赠太子少保,谥忠壮,荫封子孙为世袭锦衣百户,并对他予以公祭、公葬;

  崇祯皇帝同意。

  半天过后,崇祯皇帝问道:“陈爱卿,如今河南该怎么办?”

  陈新甲不好回答;

  打流寇是政治正确,但现实情况是兵力太少打不赢;兵力多,又调不出来;

  他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回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守护好开封;待京城之围解了之后,我们再从长计议。”

  还好,都察院和其他官员可能因为担心建虏,所以这次没有反对;

  崇祯也想不出其它思路,毕竟现在他手上也只有这仨瓜俩枣,因此河南的战事就维持现状了。

  紧接着,户部官员报告了最新官粮的数量;

  现在官粮可成了这段时间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事情。

  众人明白,建虏这样围困下去,京城迟早有一天会没有粮食吃;

  那时候,就是官再大、银两再多,也不管用。

  一位都察院御史拱手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是否减少军户粮食供应,这每日军户消耗太多粮食。”

  另有一户部官员启奏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是否可趁夜黑,将一些贫穷百姓送至城外,以减少粮食的消耗;”

  更多官员站出来,进行建言:

  “启奏皇上,臣以为停止京城中所有酒楼营业,减少粮食使用;”

  “启奏皇上,臣以为将京城中所有的粮食集中进行管理;”

  “启奏皇上,臣以为由督查京城中高价卖粮食的商人;”

  “启奏皇上,如今京城粮价涨到15两银子一石,这需要饿死多少老百姓?”

  “启奏皇上,臣以为可下旨,请漕运总督史可法大人派人通过运粮船运到永定河(卢沟桥),然后在官兵的护卫下,搬运粮食入京城。”

  ……

  崇祯皇帝、内阁官员听到这一个个上奏,心里真是打翻的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这时候,户部左侍郎站出来道:“启奏皇上,周国舅没有力量对抗建虏,但总可以趁黑夜运送一批粮食进京城。

  臣以为可以下旨,由山东、山西靠近京城的地方,筹集粮食,运送一批粮食回京城,这样总能解燃眉之急。”

  众官员一听这个建议,很多附议。

  内阁成员陈演马上站出来道:“启奏皇上,臣以为这个建言可行。如果周国舅每次运输5000石粮食,可大约保障京城18天的用粮。”

  魏照乘、张四知等也表态认为这个方案可行;

  但陈新甲知道这个方案是不靠谱的,因为有护城河,周铉的骑兵如何过护城河呢?

  不管白天黑夜,机会都是对等的;

  只要打不赢建虏,这粮草就运不进来。

  关键时刻,范复粹提出了异议,讲述了与陈新甲心想的类似理由。

  这下让崇祯皇帝心里很生气,他要的不是方案行不行,而是安心;

  只要有周铉那8000骑兵在京城附近,那么京城的安全就有把握,京城的人就放心,他这个皇帝才能挽回面子。

  于是,他心里暗暗对范复粹生气;

  他又回想起范复粹这大半年来,好像多次站在周铉那边讲话;

  听东厂番子禀报,周铉还去范复粹府上去拜访过;

  想到这一切,崇祯的脸色变得很不好;

  这情况被不少官员看在眼里。

  综合众人商议的结果,内阁建议三点可行的方案:

  其一、减少酒楼、饭店的营业;

  其二、没收那些高价出售粮食的商人,将没收的粮食交由户部管理,由顺天府衙门煮粥,分发给穷人;

  其三、要求漕运总督史可法运送夏粮进京,但分批进行;

  通过小船晚上将船驶入永定河,再在护城河畔接受这些粮食;

  众人无异议后,崇祯皇帝颁布了圣旨,交由内阁实施。

  京城外城、内城里,由五城兵马司出面,对凡是没有背景的小粮商的粮食全部没收,甚至罚款;

  但那些有背景的大粮商,一个个安然无恙。

  周奎和周鉴听到朝廷的消息后,一顿大骂。

  因为他们在京城有12家酒楼,本来生意就不怎么样,现在这么一搞,肯定是要亏损的;

  周奎、周鉴还不敢裁掉那些干事的酒楼仆人,因为他们答应过周铉;

  如果裁减掉仆人,周铉回来肯定没有好处给他们。

  唯一让他们心情好一点的是周铉还活着,但是也给周家和两人带来了很多烦恼;

  因为他们从官员和勋贵那边得到消息,说皇上非常生气,对周铉意见非常大。

  进宫面见周皇后后,周皇后一边是高兴,一边也是担心和忧愁;

  但人活着就是好事情,正常情况下,皇上总不会要周铉的命吧!

  周奎、周鉴在煎熬着等着事情变好!


  (https://www.173kxsww.com/588_588731/11042493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