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 简化文字

简化文字


扶苏最后去看了一眼难得乖巧的弟弟妹妹们,又摸了摸桥松和舜华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瓜。

  他们这几天跟着姑姑[yin]嫚很认真地在为高祖母祈祷,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很懂事了。

  回到章台宫时,秦王政还在休息。

  扶苏没有惊扰父亲,自己去将剩下的政务处理了。

  宫外,这几天各种事情带来的余[bo]还没有消散。各官署都忙得不可开[jiao],廷尉司尤其缺人。

  因为他们的长官李廷尉被王上安排了别的任务,没工夫回去当值了。

  面对着写满秦国大篆的竹简,李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据说,让他来简化新字是长公子的提议。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

  他到底是哪里展露了这方面的才能,让长公子给看出来了?他已经很忙了,还给他加活干,公子你手底下就没有其他人了吗?

  然而加班虽然很累,造字却是一件能让人名留青史的功德。李斯自认不是什么淡泊名利的人,所以他接下了这个差事。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推开的是傻子。

  其实秦王政下令简化字体的时候,朝中不是没有反对之声的。

  字难学关他们什么事?他们反正已经学会了。改了新字,大家还要再学一遍,这谁能乐意。

  而且字就得难点才好,这样庶民才没办法轻易学会。知识越是复杂,越有利于阶级垄断。

  不过,这群人家里的孩子恐怕不是这么想的。

  长辈那是自己淋过雨所以热衷撕别人的伞,撕之前也不看看自家崽也在打伞。

  主打一个无差别攻击,问就是:

  “这么简单的东西你爹娘我们都能学会,你有什么好抱怨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什么维护家族利益都是虚的。他们还没长大到能懂这个的地步,他们就想减轻一点学业压力。

  这几[ri]李斯府上总是能收到来自各家小孩的礼物。

  全是用私房钱买的,用于鼓励廷尉快点造字。争取一个月内弄完,他们好赶紧更换教材。

  李斯:……这群崽子怎么没被爹娘打呢?

  再催也没有那么快的,简化字形是个细致活,不能随便乱改。而且天底下文字那么多,挨个改过去也是个大工程。

  哪怕长公子私底下给他递来了一份改字的规则总结,也只能稍稍加快一些进程。

  因为他不能直接照抄规则,要先研究透为什么要按照这个规则来改。否则王上问起来,他总不能说“我也不知道”吧?

  供出长公子那是万万不可的,要是公子想暴露自己,大可一开始就自己揽下这个活。既然长公子把活推了出去,必然有他的深意。

  李斯暂时琢磨不透,干脆也不想了。

  看了长公子送的这份总结之后,李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他感觉这个改法还是繁复了一些,或许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改进。

  要不怎么说李斯天生适合干这个呢,抱怨归抱怨,事情确实是干得又快又好。

  廷尉司缺人,好在缺的多为小吏。李斯在干大事,大家不敢打扰他,只好从其他暂且清闲的官署借些人过去,勉强支撑了下来。

  和廷尉司忙得脚不沾地相比,李斯在自家府邸里就显得清闲了很多。

  他甚至有闲工夫听侍者分享最近咸阳城中的八卦。

  “听闻公子们被长公子加了许多课业,公子胡亥还闹着不肯去上学。不过这几[ri]已经消停了,乖乖回了学殿。”

  李斯眉头一跳。

  长公子居然已经将魔爪伸向其他公子了吗?真是好惨呐!哈哈哈哈!

  “蒙郎中令虽然担的是个武职,王上却派他去整理奏折,处理政务时还时常考教他。倒是禁军营那边,没见他去过几次。”

  李斯眼露欣喜。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蒙毅去了不可能闲着!这不就被长公子逮住了?希望公子接下来只盯着蒙毅一个,不要想起他来。

  “少府那边……”

  李斯心满意足地听了一个时辰的八卦,猛然想起自己今天还没开工干活。赶紧打发了侍者,回到书房认真做起事来。

  王上没说要他多久把字简化好,但按照李斯对秦王政的了解,自然是越快越好。要是等下次王上问起来时他还没做完,让王上知道他偷懒了,肯定没好果子吃。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比如学殿内的公子们听说李廷尉最近在造新字,全都哀嚎起来。

  他们的课业压力已经很重了,李廷尉为什么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害他们多学一种字,对他李斯有什么好处???

  这太不公平了,底下的弟弟只要学一种文字,他们要学两种!多学的还是很难的那种!

  早就过了认字阶段的公子们抱怨连天,直到侍者小心翼翼地提醒他们:

  “这是长公子的提议。”

  一瞬间,学殿里鸦雀无声。

  很快,所有人都改变了[kou]风,一致称赞道:

  “大兄心系天下,是吾辈之楷模!”

  侍者们:……

  没人敢道破公子们表面微笑下的咬牙切齿,一个两个都装做自己眼拙看不出异样。

  [yin]嫚带着两个小家伙公然逃学,路过这边窗外时听见里头言不由衷的夸赞,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她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大家发现撑在窗户上看戏的长姐时,表情更难看了。

  [yin]嫚恨铁不成钢地提醒这群傻子:

  “你们以为后头入学的孩子只要学简化字吗?天真!”

  新字体即便推行了,也不可能立刻把旧书都换成新字,需要人进行誊抄翻译。

  以咸阳宫如今的藏书量,就已经是个很大的工程了。更别提一统天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藏书入库,可能几代人都做不完。

  所以如果不想在翻阅旧书时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就得连着之前的大篆一起学一遍。不学的话,哪怕给你个翻译对照的字典,阅读起来也会极其困难。

  公子们眼前一亮。

  对哦!是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只是单纯地多学了一种文字,底下的弟弟妹妹们却要学两种。

  这么一想,所有人心里就都平衡了。

  结果[yin]嫚又道:

  “啊,对了,忘了告诉你们,很多藏书用的是六国文字。所以你们最好祈祷旧书的翻译早些完成,否则还得再多学几种。”

  众人:……

  “那你怎么笑得出来的?”

  公子们无法理解,他们要学,[yin]嫚不也要学吗?

  [yin]嫚骄傲地扬了扬下巴:

  “因为我早就已经学会了啊!”

  七国文字同属于大篆,虽然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学会了秦篆,其他六国的文字学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众人:…………

  我恨学霸。

  [yin]嫚高高兴兴地带着侄子侄女跑出去玩了,丢下一堆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的公子们,杵在原地发呆。

  大兄啊,你不能仗着自己什么都会了,就去折腾别人,弟弟妹妹的命也是命。

  此刻的公子们还不知道,李斯只是将大篆[jing]简成了小篆。等到天下一统以后,还会横空出世一个叫程邈的家伙,嫌弃小篆也太过繁复,又给[jing]简成了隶书。

  要多学一种文字?不不不,是两种。

  而这些,扶苏早就学会了。

  毕竟到他登基的时候,隶书已经成为官方文字推行到了各地,他作为秦皇不可能不会。

  章台宫里,扶苏难得良心了一回。正在思考要不要跳过小篆直接推行隶书,给大家减减负。

  天下一统之后,短短十几年就经历了大篆改小篆、小篆改隶书这两番变故。

  既然大家能做到十几年内学两套文字,应该也能接受跳过中间步骤,直接学[jing]简版的[jing]简版吧?

  每次推行新文字都会十分麻烦,能一[kou]气搞定当然是最好不过。

  扶苏已经命人去寻程邈了,对方现在应该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官。以后会因为触怒始皇被下狱,但当时正值小篆推行,于是在狱中闲来无事干脆改了个隶书出来。

  隶书被呈给始皇后,不出意外得到了对方的重视。程邈借此摆脱了罪责,直接升任御史。

  隶书之所以叫隶书,正是因为程邈以前的官职太小,属于“隶”中之一。

  现在把程邈提溜过来协助李斯一起[jing]简文字,不仅能提前给他镀一层金,还能将人调离之前的岗位。免得重复上一世的老路,又经历一回牢狱之灾。

  程邈如今任官的位置就在关中地区,并不难找。难的是,要怎么合理化自己一下子就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件事。

  所以扶苏提前向秦王政提议,简化文字工程量巨大,不如在大秦境内广发招贤令。若有此类天赋能力的人才,也可一同参与进来。

  招贤令自然不能只针对程邈所在的区域发放,多发几个地方,说不准就能多钓出几个上辈子没能出人头地的人才呢?

  程邈能改隶书,是因他任职时发现小篆不利于速写,对事务繁忙的底层官吏来说效率偏低。他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找出如何改进更好,没道理其他小吏就一点想法都没有。

  反正招贤令先发着,有鱼自然会咬钩,没有也不亏。

  若是程邈没应召,再想法子把他塞进李斯的团队里去。总之这条大鱼是肯定不能放过的,他才是扶苏的主要目标。

  扶苏一心二用,边批阅奏折边琢磨这些,竟也不曾耽误正事。

  将批完的奏折一一摆放好,等待父亲休息好后来复查。扶苏走出了内殿,准备去校场锻炼一二。

  许久不曾练武,也不知武艺生疏了多少。

  前往校场的一路上都很安静,直到行至校场外围,才听见里面整齐的练兵声。

  蒙毅不常来这里,但每次过来都会认真[cao]练兵丁。这会儿他正好在,趁着秦王政休息过来练一练兵,等下还要回章台宫。

  扶苏走近了一些,意外看到了三个身影。

  舜华率先发现了父亲:

  “爹爹!”

  扶苏蹲下身,接住了冲过来的小炮弹。

  “你们怎么在这儿?”

  扶苏问道。

  [yin]嫚牵着桥松不紧不慢走过来:

  “听说这里在练兵,好奇所以过来瞧瞧。”

  顿了顿,[yin]嫚又迫不及待地问道:

  “大兄,新的文字要多久才能改出来?”

  扶苏有点意外她的着急:

  “怎么?”

  [yin]嫚:“后头不是要把典籍翻译成简化版吗?我想参与这个。”

  这个年纪的少年人总想为长辈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示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而是能给大家帮忙的大人。

  [yin]嫚也不例外。

  她觉得整[ri]里学那些简单的东西太无聊了,逃课出来玩也没什么意思。咸阳宫和咸阳城她都逛了个遍,最近实在是没什么有意思的新事物。

  既然如此,不如去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也好过虚度光[yin]。

  扶苏没听上一世的[yin]嫚说起过类似的请求,大约是小篆和隶书推行的时候,她早已嫁人成家。没了少年时期的清闲,也没了当初的满腔热忱。

  “既然你想做,那就去做吧。”

  扶苏微笑着鼓励道。

  陪着妹妹和儿女玩了一会儿,没多久[yin]嫚就带着两个小崽子又换地方玩去了。扶苏留下来练了练箭术和马术,感觉有些疲累,这才回到章台宫。

  章台宫中,秦王政还未醒来。

  扶苏有些担忧父亲是累过头了,特意叫来医官诊脉。

  果不其然查出了秦王政身体略有亏空,需要好好进补养回来。扶苏便制止了侍者到点想叫醒王上的动作,让父亲再多睡一会儿。

  侍者犹豫片刻还是听从了长公子的吩咐,退回原地继续守着等待王上自己醒来。

  扶苏则回了殿内,拿出平[ri]里他并不会碰的重要奏折,开始替父亲批阅。

  剩下的奏折不算很多,是以扶苏还能隔三差五停下来休息片刻。休息时间里,他便想起了[yin]嫚刚才提到的事情。

  翻译书籍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但新的翻译版需要消耗大量竹简。

  偏偏竹简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很好用,笨重、费木头、不易保存、写不了多少字,这些都会给古籍的翻译造成阻力。

  所以扶苏早有造纸的打算。

  上一世在他继位之后没两年,齐国旧地便出了一个发明造纸之术的奇才。

  一开始是很粗糙的纸张,不仅造价昂贵,还不适合书写。经过许多工匠十来年的齐心研究,终于在扶苏驾崩前造出了便于书写的纸张。

  因为这件事距离扶苏重生很近,他对最后那种相对成[shu]的造纸工艺有一定的印象。哪怕无法百分百还原,也能还原个一半出来。

  在这个基础上研究造纸,想必能在几年内弄出让他满意的结果。

  但还是那个问题,扶苏没办法直接把造纸术拿出来。

  他想先派人去探访齐地,找到当初那位奇才。以对方的名义献上造纸术,这样便能顺理成章。

  秦国一向求贤若渴,每年都有六国人士前来应征,多这么一个会造纸的齐人根本不会引人怀疑。

  可是扶苏手底下没人。

  且不说留给他的楚系势力能不能远去齐国帮他办妥这件事,就说造纸一事事关重大,让这些人接手,扶苏也不放心。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转头把方子送回楚国去,扶苏可不想为他人做嫁衣。

  找李斯同样不行,李斯的势力只在咸阳城内。他还只是个廷尉,要等到[ri]后成为丞相,才能把门生故吏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这件事似乎只能去找父亲,其他人都没那个本事从齐国捞人。

  但扶苏对此十分犹豫。

  去找父亲就得面临是否坦诚相告自己的经历,又或者选择假托神仙点化来圆谎。

  按照前者来坦白,父亲就会知道自己儿子是个比自己年纪还大的老妖怪。那他们父子之间还怎么相处?扶苏并不愿意破坏如今的父子温情。

  可是选择后者,就会加深父亲对神仙存在的笃信,这无疑也是扶苏不想看到的。鬼神之说对帝王的影响太大了,掌权者最好不要太信这些。

  还有什么人手是可以借来一用的呢……

  扶苏的目光落到殿外,忽然看见一株移植自中原的树木。那是当年吕不韦的商队带回来的,类似的奇花异[cao]在咸阳宫中数不胜数。

  是了,还有吕相留下的商队。

  吕相已经自尽,但他的商队没有尽数解散。

  一部分被官署接手,替秦国继续来往各地做生意,顺便传递消息。另一部分倒是无人收拢,各自散去。

  他们当中有些人悄悄依附了其他家族,替他们经商赚钱,混[kou]饭吃。有些人则自己出去单干,但没有后台,在这种乱世中经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如果能收拢这些急需靠山的商队,别说是去齐国找人,西域他都能伸手过去。

  要调查这些人的下落倒也不难。

  因为去别国很容易被某些贵族盯上,最后落个人财两空。所以他们大多只能留在秦地辗转,做一些巴蜀和关中之间的物品倒卖。

  只要还在秦国,那就不怕找不到人。

  造纸术的事情不能利用楚系势力解决,找这些商人就没那个顾忌了。他们只会以为扶苏是缺钱了,想赚点外快。

  这很合理,长公子入朝之后要发展自己的党羽,最简单的方法无外乎用钱收买。偏偏公子平[ri]里的花销都来自国库,总不能堂而皇之地使用这些钱财吧?

  楚系势力接到消息之后自认为明白了公子的意图,不仅尽心竭力地帮忙收拢商队。消息传到楚国那头之后,楚国还为了[jiao]好扶苏特意送来了一些金银作为支援。

  难得有位秦国公子和他们留在秦国的楚系势力走得这么近,必须支持他。

  秦国最近在攻韩,也不知道它灭了韩国后会不会收手。若是秦国还不满足于此,想让楚国置身事外就得公子扶苏多费点心。

  楚王想着秦国没可能短时间内连灭多国,那他们楚国只要拖延到扶苏继位就高枕无忧了。

  能不打仗还是不打的好,秦国虎狼之师,是真的不好打。


  (https://www.173kxsww.com/2329_2329080/1111112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