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重生:罗马尼亚崛起 > 第65章 破城

第65章 破城


  阿德里安西南角崩塌的第二日,城东一处已经被炮火焚毁,满是废墟的平地,一群保加利亚人聚集于此,个个疲惫不堪,神情颓唐。

  长达三周的包围炮轰,城内虽然粮食还算够吃,没出饥荒的惨剧,但因为缺少弹药,迟迟不能够突围。又因为两条河流的包围,后备兵员如何补充驻军,成了最难的问题。

  先是城内的壮丁,再到半大的小孩,最后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这些人,根本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当士兵们被杀完后,就轮到城内百姓遭殃了。

  保加利亚守军中,贵族还能混上军官,普通人更惨,只能被枪顶着去守城。但是自从完全被围,这群昔日自诩尊贵的贵族,像他们嫌弃的泥腿子一样,个个垂头丧气,所谓的贵族荣耀也不知所踪,只有谈论的话题和“泥腿子”不一样。

  他们的闲谈没持续多会,随着这片废墟内一样东西被运出,众人纷纷过去帮忙。他们虽然都是看不起平民百姓,现在却个个捋起袖子,合力抬着一副没有上漆的棺材,然后踩在满是灰烬的街道,朝远处高出地面许多的大门走去……

  那座大门叫“哈德良大拱门”,是古罗马时期为了纪念罗马帝国哈德良皇帝的到访而建造的。它是一座两层楼高的拱门,以大理石建造,在古代是进入埃迪尔内的主要通道。建筑高大宏伟,拱门庄重而气势磅礴,由大理石建造而成,浮雕细腻,雕刻细节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现如今,它如同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成了城东为数不多可以下脚的地方,围城期间,保加利亚军队里,众多贵族来此避难。

  贵族们趋之若鹜,但惟独有一个人却没走——穆拉达拜将军本人。67岁的他,仍然坚守在一线,誓与城内守军百姓同生死、共命运,坚决不回城避难。

  当贵族军官劝他时,穆拉达拜斥道:“我三十一岁那年,保加利亚独立战争,连拔奥斯曼七十余城,而我就在萨鲁法尔的队伍里,萨鲁法尔老将军体恤士兵,与他们同吃同住。对军官和士兵、平民和贵族一视同仁。

  尽管保加利亚军队人数不足,但他们以勇敢和坚毅的精神照样抵抗了奥斯曼帝国军队。这才有了繁忙战役里困守繁忙山一年不被攻破,奋力一击反攻的壮举!”

  “如今阿德里安堡被围,军队前线危如累卵,身为一介平民将军,怎么能抛弃士兵、百姓,自己去哈德良避难?务必戮力一心,卿大夫与百姓一体,如此众志成城,必能继续守住!”

  话虽如此,穆拉达拜只能劝动自己留下,却劝不动公侯贵族们跑到哈德良,紧闭大门,继续宴饮笙歌,终日烂醉如泥,好麻醉自己,装作不知城市可能随时覆灭的命运。

  保军军中贵族此举,让普通士兵越发寒心,士气一天低过一天。现如今,阿德里安堡的墙终于垮塌,而作为城内守军最后精神支柱的穆拉达拜,也在惊闻城崩的那一刻,遗憾而不甘地自杀殉国,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被许多人抬着的棺材内,盛放的便是穆拉达拜的遗体。

  ……

  一行人艰难地跋涉到了哈德良拱门,前些日子,这里还有不少贵族的心腹私兵看守,不让百姓上去,现如今,拱门却空无一人。

  城破后,剩余的贵族高官们宣布全城放下武器,选择归降。明日,士兵们便要跟着公侯贵族们出城投降,离开这座被围攻已久的城市。

  城内的贵族们,打算将老人家的遗体葬在这附近,因为这是为数不多,没有被炮火摧毁的地方。然而,几个军官,却站在前往哈德良拱门的必经之路之前,伸出手,拦下了众人。

  “穆拉达拜不能葬在阿德里安!”他们大声说道。这些心腹是穆拉达拜众多手下中的一员,南征北战一直跟在穆拉达拜身边,前些时日,就是他在协助穆拉达拜守城。穆拉达拜入棺时,众人便找不到了很多,都以为大概要么躲在哪儿哭呢、要么跟着一起自杀殉国了,谁料却跑到这拦下棺材。

  “你们竟敢拦路?还不快让开!”

  那些军官和士兵们低头道:“将军城破之际一直在说,他不愿埋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

  有人道:“这里是阿德里安城,哪是土耳其的地盘?”

  他们指着身后的被破开的城墙道:“如今穆拉达拜将军已经自杀殉国,你们这群贵族一定想着出城投降,今日,阿德里安尚且是保加利亚的国土。明日以后,此处便是奥斯曼人的地盘!穆拉达拜与奥斯曼斗了一生,要是在这里埋葬,他怎么可能安息?”

  “那你说该葬于何处?”

  贵族们扛着沉重的棺材,眼里含着泪,悲愤地说道:“这方圆百里,哪里还有一寸保加利亚的疆土!?”

  其他人也嗟叹了起来:“首都都快要沦陷了,何况是边疆的国土!”

  “城内到处是废墟,一片乱象,也等不及送往城外了,难道要等敌人来羞辱将军的尸身吗?!”

  士兵们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众人抬着穆拉达拜的棺材,登上了高台,穿过了拱门,又走向一角的坟墓。

  作为平民和士兵,他们的话是最不顶用的,最后只能擦擦泪跟上,与众人一起,将棺材埋在一角,开始了简陋的葬礼。

  城内条件简陋,没有牧师神父、唱诗班。却不缺少唱颂挽歌,捶胸痛哭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他们不仅是在为穆拉达拜哀悼,也在为即将破灭的“大保加利亚梦”追悼。

  “五百年前,保加利亚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人民长期遭受奥斯曼帝国的压迫和剥削,也进行过多次反抗。先贤预言,百年之后必有大变,

  “果不其然,两百年后保加利亚国家复兴运动兴起,瓦西尔·利夫斯基、乔尔乔·萨瓦夫、乔尔乔·本迪什基人等杰出代表,从思想文化、到武装斗争,致力于恢复保加利亚的独立地位。”

  “又五十年,1877年俄土战争,俄罗斯帝国奉沙皇之命,帅兵伐土,入巴尔干半岛,解放索菲亚,杀敌三万。保加利亚公国建立在废墟之上,随后《谢尔曼宁条约》签订,北京路列为公国,更有国际认可,民族始兴!”

  “至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胜利,倘若韬光养晦,国家仍延续三代霸业,有称霸巴尔干的机会,小国俯首称臣。可惜沙皇昏庸不明,至于现在,东败于奥斯曼,北丢罗马尼亚土地百,西丧兵力数万……”

  “阿德里安堡攻破,保加利亚已经失去霸业,夹于塞尔维亚、奥斯曼土耳其、罗马尼亚三强之间,只会日渐卑微。”

  “穆拉达拜将军生在保加利亚尚未独立时日。”一位军官叹息道:“穆拉达拜一生,活了六十多岁,见过国家独立,又见过一时中兴,还见过保加利亚的崩溃。”

  人越聚越多,大多是伏在穆拉达拜墓前哭诉战败之痛,众人只是越发悲愤哀伤,对于现状只能无能为力。

  阿德里安堡城墙已经破开,奥斯曼人的使者到了,但他们的大部队仍未进来,城内封锁的太久,疫病流行,他们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他们想要是军官带着城内所有人出降,届时他们将作为战俘用于索要赔款,士兵和贵族则会被分开安置。

  不管如何,阿德里安堡陷落了,穆拉达拜也殉国了。胜利者终归是胜利者,失败者终究是失败者,成王败寇,现实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


  (https://www.173kxsww.com/1065_1065676/10983105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