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重生:罗马尼亚崛起 > 第81章 军火研发

第81章 军火研发


  “兄弟们,开饭了——”

  厨师长领着十几名炊事兵,抬着几个铁桶在阵地后一字排开,打开铁桶的盖子,顿时一股浓郁到令人发腻的香味弥漫在阵地上。

  “我的天啊,又是午餐肉,能不能换种口味,我宁愿吃土豆……”

  “突然就不饿了,还不如去偷两根玉米烤着吃呢!”

  “我要去弄只兔子烤了吃,你们把我的那份吃了吧。”

  战士们顿时怨声载道,士气马上低落到极点,有的士兵刚刚闻到味道,就有想呕吐的恶心感觉。

  “这可是肉,是肉知道吗?别这么不知好歹!”厨师长大怒,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开始连肉都嫌弃,还是吃的太饱了。

  两个月前,一家蒙特尼亚的农产品公司,向罗马尼亚陆军提供一种使用肉、淀粉、土豆为原料的罐头,这种罐头使用铁皮包装,可以用来煎、炸、煮、炖,使用方便,保质期长,运输便捷,甚至还可以用小刀、开罐器直接开盖即食,因此被罗马尼亚陆军看中,大量采购,作为军队的日常食品。

  这种叫做“午餐肉”的东西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很受军队士兵们欢迎,曾经风靡一时,成为人见人爱的佳肴美食。

  但是时间长了,午餐肉开始不受欢迎,战士们不再喜欢那种用重盐和香料调制出来的味道,对午餐肉渐渐开始感到厌倦。

  这不能怪战士们嘴刁,主要是罗马尼亚的资本家们不做人:制造午餐肉的时候,肉的比例少的可怜,大多数原料使用的是淀粉和土豆,这东西吃个一次两次还可以,吃的次数多了,说句不好听的还不如直接烹饪土豆呢。

  维克多以前曾经有在军队开罐头厂的计划,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国内商人抢先一步。

  说起来这方面,蒙特尼亚具备其他地区都不具备的优势,约翰内斯堡和尼亚萨兰的农场都处于发展壮大中,除了土豆之外,还没有余力提供多余的粮食对外供应。

  蒙特尼亚就不一样,虽然在斐迪南一世治下的蒙特尼亚的城市化还没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是农村的庄园还是挺不错的,以前的蒙特尼亚就有能力满足全国市场的同时,出口创汇。现在只不过是把原本用来供应城市的食品,加工成罐头对外出售罢了。

  蒙特尼亚现在已经有好几个罐头厂,午餐肉只是蒙特尼亚罐头厂的产品之一,除了午餐肉之外,它还对外出售黄豆罐头、水果罐头、和以及鱼肉罐头,凭借和战争部的关系,军队甚至准备在军营附近成立一个罐头工厂,直接将加工成罐头对外出售。

  要说投资重工业,罗马尼亚国内资本家们恐怕是不行的,但是搞轻工业、投机取巧赚快钱,他们还是有一手。得亏维克多的牵桥搭线,让罐头厂稍微正规化了些。

  到目前为止,塞尔维亚、奥匈帝国是蒙特尼亚罐头的最大倾销地,包括被罗马尼亚军队嫌弃的午餐肉在内,所有的罐头产品在国外的销量竟然都还不错。

  买办们还是挺够意思的,给罐头的定价并不高,因为罐头厂使用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且资本家管理经验更加丰富,所以综合算下来,居然比军队直接设厂生产更便宜,所以维克多也就不再折腾,把这个行业都留给了这些人,鼓励他们相互卷。

  “罐头只是小生意,赚不了多少钱,商人们愿意做,就让他们做去,咱们还是把精力集中在重工业上,钢铁厂、发动机厂、化工厂还有咱们的兵工厂,随便那一个,做好了都比罐头的利润高得多。”维克多想得开,军火商吃肉,总要其他资本家喝口汤,要不然以后合作都没得做。

  “其他的都好说,主要是兵工厂,现在这整个就是个赔钱货,咱们现在能生产曼利夏和毛瑟步枪和国产手枪,塞尔维亚是想买又没钱买,生产出来一支就赔一支,想赚钱可真难!”

  艾瑞克发愁的很,其实现在兵工厂处于亏损状态,塞尔维亚人的支付能力不行,买东西一直赊账不给钱,总是赔钱可不行;保加利亚人呢,那可是敌人,卖给他们罐头可以,军火万万不可能对他们出口。

  以前国内兵工厂只能生产曼利夏和毛瑟步枪,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时,反保同盟对于武器的需求大增加,罗马尼亚兵工厂一度十分繁忙,军火产量创下新高,但是战争结束后,订单突然减少。

  罗马尼亚兵工厂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后来兵工厂还大规模生产了斯捷切尔-马库索M1912手枪。

  斯捷切尔-马库索M1912手枪,也被称为罗马尼亚M1912手枪。这是一种半自动手枪,由罗马尼亚工程师康斯坦丁·加夫里尔·斯特塞斯库(Constantin  Gavril  Stețescu)和尼古拉·马古拉鲁(Nicolae  Măgureanu)于1912年设计。

  和左轮手枪相比,罗马尼亚M1912手枪有着生产工艺要求较高,构造复杂,零部件较多,成本更高,等等诸多不利条件。

  之所以罗马尼亚还是选择M1912手枪作为第一种国产的制式手枪,主要还是想通过生产高精尖手枪,培养更多的熟练工人,提供工人的技术水平,为下一步兵工厂的扩张做准备。

  当然了,也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罗马尼亚兵工厂生产出来的M1912手枪,成本也就格外高昂,现在捷切尔-马库索手枪每个月的产量还很低,距离对外销售的程度还很远。

  “别把目光盯在这点小事上,兵工厂宁愿赔钱也不要停产,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合格工人,现在这个阶段不用担心赔钱。”维克多不怕赔钱,只要现在培养出来更多的熟练工人,现在赔的钱,未来会十倍百倍赚回来。

  既然维克多都说到这个份上,艾瑞克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兵工厂其实也不是一直都在赔钱,虽然兵工厂生产的步枪目前卖不出去,但是兵工厂生产的炸药还是很好卖的,毕竟罗马尼亚有很多矿场,对炸药的需求量很大,现在尼亚萨兰兵工厂的炸药销量还是不错的。

  “让大学联盟和普雷彻工业加把劲,最好尽快把冲锋枪做出来,有了冲锋枪,咱们的兵工厂才算是进入正轨。”

  维克多心想着,就算现在做不出来什么好枪,最起码也要把冲锋枪做出来,这样罗马尼亚兵工厂才算是有一个真正的拳头产品。

  所谓的“冲锋枪”样枪当然就是维克多给出的著名的司登冲锋枪,另一个时空,世界上第一支冲锋枪是协约国意大利的Villar-Perosa(VP/Mod.1915),采用双枪管设计,发射手枪子弹,装有两脚架,但没有枪托。不过这个时空不用那么久才发明了。

  说到设计枪支,司登冲锋枪其实反到没有特别复杂,这里面有一种观念转变的问题,现在兵工厂的客观技术水平已经算及格了,维克多只是给人才们介绍了下未来手枪和步枪的发展趋势,又给出了草图参考,然后具体的设计就交给专业人士,相信大学联盟能给维克多一个满意的答案。

  “其实普雷彻已经做出了样枪,但是现在样枪很有争议,咱们配发的曼利夏和毛瑟还在使用手动拉栓,冲锋枪却是连发武器,发射子弹的速度更快,射程小。虽然造价不高,但是耗费的弹药很多得多,现在不少人都在怀疑,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装备冲锋枪这种连发枪械。”

  艾瑞克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目前的世界来说,司登冲锋枪的出现实在是太过超前了。

  当今大英帝国部队装备了弹容量为十发的李·恩菲尔德,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个浪费,甚至包括英国军方高层都是这么认为,所以英军部队才增配了弹匣隔断器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玩意儿,强行把李·恩菲尔德变成了单发式步枪,将它优秀的射速强行减少了。

  维克多当时拿到李·恩菲尔德之后,立即就把李·恩菲尔德的弹匣隔断器拆掉丢仓库堆里,这玩意儿绝对是反人类设计,他实在深恶痛绝。

  维克多这么想,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这么想,特别是部队已经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前提下,有没有必要再为士兵增强火力,就成了争论的焦点。

  反对者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部队装备的自动武器越多,对于后勤的压力也就越大,现在罗马尼亚部队里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相对于全世界其他小国来说本来就偏多,如果在增强单兵火力,那么对于后勤来说绝对是个灾难。

  “后勤的事儿以后再说,既然做出了样枪?怎么不早说,我都迫不及待了”维克多马上就想起身去看,有了司登冲锋枪,就算后勤压力再大,维克多也要给部队试点换装,其他人不知道冲锋枪的价值,维克多就太知道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花机关”mp-18的德军部队在皇帝会战大杀四方,在战场上,两支花机关mp-18就可以压制一个班的敌人,栓动式步枪与冲锋枪在短兵接战时就显得火力不足。

  “现在还没有定型,只是原型枪,故障率太高,普雷彻工业还在改进。”艾瑞克解释为什么没向维克多报告这个消息。

  “很好,要继续改进,别听那些反对的人瞎说,部队装备了冲锋枪,火力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在咱们的部队走到哪儿都离不开马克沁,这种情况要改变。”

  司登冲锋枪本就是英国二战时期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快速生产大量的武器装备而发明的,本身就采用了大量冲压和焊接工艺,用料极少,质量感人——但它足够便宜。

  “所以不仅仅是冲锋枪,精准狙击步枪也要抓紧时间研究,咱们罗马尼亚人力太少,在战场上和敌人耗不起,那咱们就要用咱们的快速的优势火力埋葬敌人。”维克多坚决推行速战速决,能用钱搞定的事,绝对不会用人堆。

  如果米哈伊在这儿,现在一定会翻白眼。罗马尼亚军队一堆大炮主义支持者,要提高火力,岂不应该从火炮做起?

  “说到工业能力,咱们的兵工厂什么时候能生产国产火炮?”维克多也想到了这点,火炮的要求更高,他对炮兵也是念念不忘。

  现在罗马尼亚的心腹大患保加利亚,它们并没有太强的工业实力,虽然罗马尼亚部队也没有什么炮兵,但是保加利亚人也半斤八两,那么也算尚可一战。

  艾瑞克虽然不清楚维克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想到新枪械都已经完成,火炮也该进步了。

  但是全罗马尼亚大学联盟连步枪还没有搞明白,现在就想要火炮,就算把全罗马尼亚博士逼死,现在也弄不出火炮来。

  和单兵武器相比,火炮的结构就太复杂了,设计一种火炮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完成的任务,需要一个团队的精密协作,才能在火炮上有所收获,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枪械大师,设计的都是单兵武器,火炮这方面,反而很少有人能留下名字。

  “火炮别着急,咱们还需要时间,实在不行就统一进口,先把单兵武器和后勤搞定了再说。”维克多心里有谱,要让罗马尼亚发展常规火炮,的确是很难和欧洲国家竞争,但是维克多也有后手,发展常规火炮不行,他手里还有撒手锏,那就是迫击炮。

  和常规火炮相比,迫击炮的结构就简单多了,或者说,迫击炮的难点主要是在炮弹,迫击炮本身反而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沙皇俄国与日本展开激战。

  俄军依靠旅顺口要塞的坚固工事防守,日军就把堑壕挖到逼近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用一般火炮和机枪难以杀伤日军,于是俄军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迫击炮的发明者是有名字的,而且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工程师、科学家。这就充分说明,发明迫击炮不需要太过高深的知识,也不需要完善的设备,只需要灵机一动,就能发明一种全新的武器。

  和传统火炮相比,迫击炮好处多多,最主要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适合没有专门训练过炮术的新兵,此外针对多布里加这种沼泽、森林地貌,迫击炮的移动较传统火炮也更方便,传统火炮在这些地方移动非常困难,因此很难伴随部队行动,而迫击炮只要口径不太大,完全可以做到,随装随打,打了就跑。

  也就是迫击炮现在还没有市场,而且科学家们还在努力攻克冲锋枪难关,所以维克多才没有着急推出迫击炮,如果现在罗马尼亚不受军备竞赛影响,大量资金都被没用以扩充新兵的话,维克多早就命令兵工厂开始研究迫击炮了。


  (https://www.173kxsww.com/1065_1065676/109764824.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k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kxsww.com